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3年413联考《申论》真题
2025-10-08 02:02:57 责编:小OO
文档
真题解析及参

查看材料 

收起解析 

(一)请结合给定资料,对“给定资料1”中提到的新时代的“新工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归纳。(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参:

(1)工人自身:①缺乏工作热情、积极性和忘我拼搏精神;②选择机会多,志向远大,但缺乏责任心、耐心;③内心缺乏归属感,易跳槽;④受过高层次教育,重视自由和个人尊重;⑤随着代际更替,无法回到农村。

(2)企业管理:①封闭式管理,工作环境差,压抑枯燥,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报酬低;②缺乏人性化,缺乏对工人的关心和肯定。

(3)体系机制不健全:①缺乏职业培训,技术水平低;②不重视,投入少,缺乏职业培训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影响创造力。

(4)社会缺乏对工人的职业尊重和认同。

查看材料 

收起解析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3~4”,对“人口诅咒”作一全面解释。(20分)

要求:全面准确,逻辑性强,不超过300字。

参:

(1)“人口诅咒”指国家和企业过度依赖低技术含量产品和廉价劳动力,一旦劳动力短缺、人口红利消失,将难以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从而陷入困境。

(2)原因在于劳动力短缺时,未认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未支付高报酬进行劳动力再生产或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缺乏技术创新,导致企业难以持续发展。

(3)因此,要提高劳动力报酬,注重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4)案例:①正面案例:A市通过走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道路,塑造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②反面案例:盛昌靠廉价劳动力走代工模式“盛极而衰”。

查看材料 

收起解析 

(三)请结合“给定资料5~6”,谈谈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取得成功的原因。(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参:

(1)重视工人:①战略上重视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重视以人为主导的生产方式,通过扶持和补贴等手段,维持制造业就业稳定;②提高工人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

(2)重视教育:①重视高水平职业技术教育,和企业承担培训费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发放补贴;②企业投资参与职业技术培训。

(3)重视立法:①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加强监管;②、协会、商会共同参与,权责明确,各司其职;③完善课程内容,创新更新职业培训岗位,提供咨询。

查看材料 

收起解析 

(四)“给定资料7”中提到“其实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撬动地球!”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1200字。

参:

论发挥工人创造力的三个杠杆

盛海燕

中国工人的地位很尴尬: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报酬,屡被拖欠工资,受着城里人歧视,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经常面临失业的窘境,这就是新时代工人的写照。但是工人的内心很坚强,不卑不亢,自强不息!正是这个群体发出了铿锵有力的呐喊:只要给我们工人一个杠杆,我们同样能够撬动地球!这种精神令我们惭愧,更令我们感慨,不禁让我们反思工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杠杆呢?

只有关注工人的诉求,突破制约工人创造力发挥的瓶颈,才能破解难题。他们不仅需要人性化的工作环境,需要完善的制度设计,更需要社会的尊重和认同。工作环境、技术培训、制度设计是工人创造力发挥的三大杠杆。

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工资待遇水平,是“新工人”创造力发挥的前提。建筑工人、环卫工人、技术人员……他们在最脏最累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他们用双手清洁了城市,给城市以整洁的面貌,但是工资水平仍在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线上徘徊。同时,更应关注的是工人的工作环境缺乏人性化。例如,吉林的德惠禽业公司大火烧死烧伤近200人,致命原因是车间大门紧锁,大火燃起时很多工人被活活烧死在门口,如此环境是何等不人性!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主动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创造宽松、人性化的工作环境。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是发挥工人创造力的保障。依靠廉价劳动力创造城市经济发展奇迹的时代已经过去,自主创新、塑造高端品牌的时代已经到来,如果不能实现自主创新、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的制造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只能沦为建立在沙子上的王国。企业和必须搭建自主创新的平台,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既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内容,又要将制造业和制造工人上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既要给予创新的工人物质的奖励,又要给予精神的表彰;既要完善创新的机制,更要形成工人争先恐后创新的氛围。只有如此,才能够激发工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线,主动创新,提升产品质量。

社会尊重、城市包容、时代认同是“新工人”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当前工人受到的歧视和排斥,主要来自于户籍制度的。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条件的转变,生产方式的变更,农民工群体的代际变化,新一代农民工户籍虽在农村但客观上已经无法回到农村,人在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严重的户籍制度障碍,导致农民工没有在城市买车买房的权利,他们的孩子享受不到城市高水平的教育,城市的社会保障对于他们而言更是遥不可及。试问,这样的待遇如何让农民工去感觉自己是城市的主人?如何增强农民工群体的归属感?因此,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尊重工人、尊重劳动、尊重创新”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行动!让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改善工作条件、创新激励机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推动民族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的梦想!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