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长度有N种算法,到底哪个算法更准确?
先列出下面的式子,这时箍筋的长度公式: 2*(H-2*bhc+B-2*bhc)+2*弯钩长度
在上面的式子中,有两个变量,一个是BHC,这是箍筋的保护层。
梁的保护层假定是25mm,那么,梁箍筋的保护层是多少? 是25-d(箍筋直径)。
因此,有了下面的式子: 2*(H-2*25+B-2*25)+2*弯钩长度+8d
是 弯钩长度取多少呢? 我们在计算钢筋弯钩的时候有一个潜在的规则,那就是按照中心线计算。
我们知道,板的钢筋一般是一级钢筋,其末端计算时一端加6.25d。而180度弯钩平直段长度是多少呢是“3d”。
同样的道理,箍筋135度弯钩末端钢筋平直段是10d,而我们计算时也取其中心线长度,以下是中心线长度的推导过程: 根据角度转化为弧度的公式可得135°角的弧度为: 135°=135*0.01745=2.36rad
根据弧长计算式可得135°的弧长为: 1.75d*2.36=4.13d
根据上式的中心线长度为: l=4.13d+10d+b =14.13d+(a-d-1.25d) l=a+11.9d
因此,按照上面的推导我们就得到了箍筋按照外皮计算的长度就是:
2*(H-2*25+B-2*25)+2*11.9d+8d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