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里的翠竹拔节了——苍青笔直的树干,洁净纤雅的叶片,微风摇曳的身躯.从木窗望进去,爷爷正端坐在窗前画竹……
爷爷的竹子也在画纸上生长着,瞧!一节一节,笔直挺拔;竹叶窜出他的笔尖,从墨色中晕染开来。洁白的宣纸上。竹,仿佛成了一片蓊郁的树林。
而我只能做背景吧。在刚结束的书法考级中,我名落孙山。因此我叹息着,心底尽是落寞。相较爷爷笔下那疾风知劲的竹子,我多像那娇嫩的竹叶,随风飘扬,无人在意,悄无声息,豪不起眼的它也会被人漠视吧.
我站在爷爷旁边,静静地看着他画竹,看着他在宣纸上兴笔挥墨.勾勒好最后那片竹叶,爷爷搁下了笔,来到了窗前,与我共享着葱绿之景.
“这修竹真是高耸挺拔啊,几天前的骤雨也只是洗去了它身上的埃尘罢了。”爷爷说。
我愣了愣,看到竹叶飐拂着,竹子像个灯塔伫立在那。我的心中不禁有所触动。
“开窗透透气吧。”爷爷说。说着,他一点一点推开了窗户,那凉风从缝隙间一丝丝渗入进来,扬起了宣纸的边角。而后,竟是扑面而来的幽香。那香,远胜牡丹妖治娴雅的浓香。
恍惚间,我仿佛开始明白,渐渐有了些醉意,爷爷突然开口说:“剩下的落款你来写吧,既然你喜欢古诗词。还记得古诗文人墨客是如何形容竹子的么?”
我想起了曾经,这里只是片荒芜,竹笋未探出尖头;而今却成了一片海洋。刹那间,我的脑海中迸出了灵感,想到了这样一句——
未出土时擎大节,及凌云处仰高怀。
我也不再迷茫,苦闷。经历失败,但又何妨。我渐渐明白或许这失败,能够洗去身上的不足,感化心灵。
做人如竹,亦是如此。
竹子因其有节,节中空虚,才能虚心自持;竹子因其修长,拔地而起,才能直立青天。人亦如此,谦逊虚心,志存高远。
竹子因其立根原在破岩中,才能身处逆境时泰然处之,随遇而安。人亦如此,只有曲而不折,坚韧顽强,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完最后一个字,我放下了笔,抬头仰望那片竹海,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743)
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静静的夜,月色皎洁,繁星点点。我拿起一把吉他,轻轻拨动琴弦,动听的音乐从指尖流淌出来。
我深爱着这神奇的乐器,吉他。
当时的我,觉得能够流畅地弹奏一曲,就像是挡在我面前的一座大山,难以翻越。
初次见到吉他,是在四年前,我的爸爸把我带到了一个琴房,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吉他。只见老师随手从墙上取下一把,试了下音,闭上眼沉思了一会儿,随即开始了演奏。纤细的琴弦在老师的拨弄下发出了悦耳的声音,整首乐曲如同行云流水,流入我的耳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我立即就被迷住了,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像这样就好了。于是,爸爸就帮我买了吉他报了班。
一开始,我的热情十分高涨,平时里一有空就想要去弹两下。但渐渐的,枯燥无味的指法练习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满腔的热情。按弦的手指又红又痛,拨弦的手指也越来越沉重,几乎就要放弃了。
老师见我弹奏的样子,摇了摇头说:“不行啊,你要是这么浮躁的话,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学有所成的。”老师的话让我清醒过来,静下心来开始练习。
春天过去了,杨柳依依,花开朵朵。只有我一个人抱琴而坐,苦练指法。
夏天过去了,虫鸣声声,孩童笑闹。只有我一个人与谱相坐,苦心钻研。
秋天过去了,落叶纷飞,纸鸢飘飘。只有我一个人与琴相谈,与琴为友。
冬天过去了,白雪皑皑,千里冰封。只有我一个人望琴成痴,茶饭不思。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每天都潜心研究如何弹奏。我在课上,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老师告诉我的秘诀,开始演奏。虽然还不及老师的行云流水,但我也已经能够做到一音不错的程度了。老师听完,也笑着称赞我。
此时,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非宁静无以致远。唯有宁静,才能做到人琴合一;唯有宁静,才能演奏出人生中最美妙的乐曲。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将牢记这个道理,面向阳光,不断前行。(725)
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和煦的阳光洒在阳台上,映亮了木槿上的露珠。清风缓缓拂动着一草一叶,也牵动着我的衣角。恍惚间仿佛看见外婆俯身侍弄花草,记忆的波纹逐渐散开。
自我记事起,外婆便喜欢那些花花草草。每天清晨便能看见外婆花圃里弯着腰打理着它们,时不时随着晨风传来阵阵飘香。每次见着外婆的花儿开了,心里便涌起一阵激动,寻思着哪天我也能像外婆一样拥有自己的美丽的花儿。
那年初春,外婆领着我来到花圃里,笑盈盈地说:“这一小片花圃属于你啦,今年我们俩一起栽花,好不好?”“好!”我兴奋极了,迫不及待的想要亲手栽培出美丽的花园。“这是雏菊的花种。”她说着,将几粒芝麻似的种子放在我的手心。当时的我认为花儿要五彩缤纷、紧密簇拥在一起的才叫好看,这几粒种子怎能实现我的愿望?于是我便缠着外婆,让她将其余的花种都给我。“可是……哎,算了。”外婆长叹了一声,没再说什么,只好妥协。
于是我将这些小小的花种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铺在黑黝黝的土里,细心地浇了水,盼望着这片小荒土终成长为绚丽的大花园。
每天,我都悉心照顾着它们。早晨醒来第一件事,便是给它们浇水;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便是给他们除草。当有一天它们终于发了芽,嫩嫩的,透着活泼的新绿,我开心得一晚上没睡着。许许多多的小芽纠缠在一起,像是一片绿地毯,覆盖了荒土的孤独,使花盆充斥着生机。而在旁边,外婆的雏菊也早已发了芽,稀稀疏疏只有几朵,可却个个生机勃勃,高举着手中绿色的小旗帜,迎着风摇摆着。
过了几个星期,当外婆的雏菊骄傲地绽放自己时,我的草原却又变成了荒土。原本还在努力拔高的绿芽似乎挣脱不了重力的束缚,都卧倒在泥土上,失去了绿色的生命的光泽,只剩几片枯黄的根茎。
我的泪随着破碎的梦想一起用了出来,失望与不甘充斥了心房。外婆搂住我,拍拍我的肩,语重心长道:“你种了那么多的花儿,它们怎么能得到足够的养分呢?要留点空间给花儿生长啊……”
我终于明白了,成长不只是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还要有足够的空间。给花儿留点空间,它们才会美丽鲜艳;给自己留点空间,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外婆的雏菊伸展着自己的绿叶,饱满的纯白花瓣在阳光下更加可爱动人。微风拂动着花儿,拂过我的荒土,牵动了我和外婆的衣角。
感谢那些花儿,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915)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