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推进专科专病建设(安康市中医医院交流材料)
2025-10-08 02:03:50 责编:小OO
文档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推进专科专病建设

安康市中医医院

2014年2月18日

安康市中医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陕西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2821平方米,医用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100张,资产总值近4亿元。设置临床医技科室41个,有在职职工1180人,其中高级职称129人,中级职称220人。有排螺旋CT、1.5T磁共振、数字乳腺机、DR、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肾透析机、眼科超乳、准分子激光、各类腔镜等基础设备、抢救设备及大型设备,总值1.5亿元。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示范中医医院、省先进中医院、省白求恩奖先进单位、省市“创佳评差”最佳单位、省文明窗口示范单位、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院务公开五星级单位等多项荣誉。

纵观几年来医院的改革发展,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是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增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有效措施。几年来,我院将打造优势专科专病作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制定了专科专病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优势专科专病实行投资优先、岗位设置优先、人才引进优先、职称聘任优先、进修学习优先扶持的,一批重点学科和专科专病脱颖而出,发挥了示范引领和技术辐射作用,有力的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发展,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下面是我院在专科专病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科学规划,创造专科专病建设的良好环境

按照“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的发展战略,我院以完善构架、整合资源、彰显特色、做强优势为导向,确定了“重点发展,扶持特色,优化调整,分布建设”的思路,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用作为专科专病建设的关键,把特色技术作为专科专病建设的基石。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择优汰劣、公平竞争的办法推进专科专病建设。

 二、以人为本,构筑专病专科人才建设平台

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有赖于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学术造诣深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学术团队。在专科专病人才培养方面,医院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规划可持续发展人才的人才培养原则,一是制定了《“十二五”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重点学科带头人选拔及管理规定的通知》、《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及启明星人才选拔与激励办法》等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机制,以此推动专科专病的建设步伐。二是加强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在院内师承的基础上,鼓励中医骨干向全国知名中医专家拜师结对子;同时探索省内院际间的师承合作,聘请省内10名名老中医为我院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加强中医临床学科带头人及领军人物的培养和选拔。三是坚持“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的培养方针,每年召开大学生座谈会,着重对年轻中医人员的职业规划,进行专科、专病定向培养。四是建立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平台,与陕西中医学院联合举办在职研究生,加快专科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通过制度上倾斜、经费上扶持、工作上支持,把一批热爱医院、热爱中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较好基础条件的中青年技术骨干选拔出来,进行重点培养,激发了专科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业务能力,形成了合理的专科人才梯队。五年来,先后引进及培养中医研究生70余人,医院有享受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1名,全国师承带教指导老师1名,陕西省师承带教老师2名,省级名中医2人,市级名中医6人,全市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陕西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及硕士生导师共40余名。

三、扶持,构建专科专病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积极扶持重点专科建设

我们制定了《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建设暂行规定》,实施“三步走”的专科助推计划,分批、分层次培育中医优势学科。第一步是做好首批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加大对省级以上重点专科的技术、科研、经费等扶持力度,进一步做精做大做强,形成特色优势凸显、区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牌科室,并申报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第二步是助推优势显著的重点专科,对中医特色鲜明,拥有学科领军人物和梯队合理的团队,在同行间技术优势显著,病人群体范围广的科室,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专科建设予以扶持,在重点病种或病种的重点环节上明确学术与技术的主攻方向,专科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第三步是扶持新设专业科室,对有潜力的专科,制定建设规划,加强培育,抓住疗效、特色及服务、信息四个要素,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区域优势不断扩大。重点专科建设不仅仅促进了本专科的发展,并且对医院的其他专科产生了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对技术互补、资源共享、协作攻关、多学科的解决临床难题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不断提高了医院的整体业务水平。目前,我院眼科被确定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骨伤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一五”重点专科,脑病科、眼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耳鼻喉科为“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单位;同时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骨伤科、脑病科),重点专科6个(脑病科、肛肠科、眼科、脾胃病科、儿科、针灸康复科),市级重点学科13个,专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大力加强优势专病建设

在优势专病的申报上,我们制定了《安康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优势专病项目申报管理暂行办法》,凡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可进行中医优势病种项目申报。医院采取答辩方式,由项目负责人阐明专病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势专病在本市及国内同类技术开展的现状及比较,确定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预期结果与效益。专病项目确定后,医院给予三年建设期3万元专项扶持经费,三年期满,对专病项目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和考核。一方面是社会效益分析,看该科是否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任;另一方面是技术疗效分析,看该科是否能对疑难病、慢性病给予及时有效的医治,治愈好转率是否有所提升,治疗效果是否在市内处于先进水平;最后是经济效益分析,看本科业务收入占全院业务收入的比例是否逐年增加或高于全院增长率。优势病种经评审达标,医院对项目负责人进行低职高聘,并开设专病门诊。第一阶段医院共筛选56个优势病种优势病种,推动了专科的发展。

(三)加快专病诊疗方案的总结和应用

医院激励和引导各专科开展中医药临床应用研究,出台了《关于科研经费及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奖励标准的通知》,对省上和国家立项的科研项目分别拨付5-10万元科研经费,对获得省上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给予10-20万元奖励,院内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经学术委员会评审认定后年终给予一次性奖励。医务人员申报高层次的重点专科与科研立项工作积极性日益提高。近年来,医院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1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编撰出版了中医专著《回生捷要方证述评》和《中医儿科临床经验集锦》。

(四)给予绩效倾斜

在专科专病建设的内部管理上,我们明确以带头人作为统率业务建设与科室管理的核心力量,给予充分的人员配置与绩效分配权限;将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与科室责任目标、科主任任期目标考核挂钩;并把工作质量与业务开展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评内容,专科中医药参与治疗率显著提升,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

四、发挥优势,不断提高专科专病的临床疗效

疗效与特色是生命力,只有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专科建设才能持续发展。我们对优势专科病种的传统诊疗技术和经验进行挖掘与继承,同时不断总结与创新,形成具有自身优势、中医特色鲜明的治疗技术。脑病科应用自拟“止晕茶”治疗眩晕症、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儿科应用中药灌肠治疗高热、中药贴脐治疗小儿腹痛腹泻,耳鼻喉科运用中药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鼻窦炎或全鼻窦炎,肛肠科应用自制制剂治疗肛周脓肿、脱肛等,骨伤科应用腰痛病外用方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活血通络止痛液用于颈、腰及关节退行变疾病的治疗,治未病中心每年开展“冬病夏治”特色中医疗法,老年病科开展特色“穴位贴敷”疗法,针灸科开展的埋线疗法等,吸引了越来越多患者前来治疗,均取得良好疗效,在区域内产生了广泛影响。配合中医特色疗法治疗的同时,医院加大专科特色制剂的挖掘和生产,目前,取得制剂批准文号的有银硼吸入液、麻杏糖浆、肝复胶囊、止血散、温胃散、清胃散、生肌玉红膏、生肌散、九华膏、接骨展筋散、活血通络止痛液、腰痛病外用方等40余种特色中药制剂,在临床中使用,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专科专病建设,造就了一批学术上有专长、技术上有专攻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有力的推进了科研工作的创新,促进了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特色治疗优势进一步凸显,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技术辐射作用,为医院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专科专病建设是医院内涵建设的核心工作,加强专科专病建设任重道远。我院将进一步加大专科专病扶持力度,不断分析、总结、评估、优化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提升临床疗效,切实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好地发挥中医龙头和示范作用,积极创建国家级示范中医院,为发展中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