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的教育理念与学校和谐发展
2025-10-08 02:02:18 责编:小OO
文档
我的教育理念与学校和谐发展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沙河第一小学   王淑珍

                               

1997年我任九原区沙河镇一小校长。8年多的教育实践与探索,使我深切的体会到:一所学校要持续和谐发展,校长必须有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作理论支撑,而且把办学理念作为指导工作的核心,贯彻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景,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信念和追求,内化成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才能培养和谐发展的学生,造就和谐发展的教师,建设和谐发展的学校。几年来,我校在和谐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我们对小学教育持续和谐发展的五点认识和实践:

一、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与和谐发展

经过多年反复的学习、实践和思考,我们认准了一个教育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发展,即师生的共同发展。小学教育是为人的生命奠基的教育,应该用心教给孩子们一生有用的东西,使孩子们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应该为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教育应该立足于长远,抓根本,要管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而要做到这一点,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和谐发展,取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的定位。为此,我们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全面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规范与创新的统一、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无私奉献”的教师发展目标,“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敢于创新”的学生培养目标,“树名师、创名校、争一流”的学校办学目标以及“以德育为核心,以教学为中心,以全面育人为宗旨,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之路、全面育人之路、和谐发展之路,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办学思路。这样,就把办学理念与办学操作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学校的持续和谐发展作了科学而规范的定位。

二、科研兴校与和谐发展

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持续和谐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增强学校活力、丰富学校发展内涵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和谐发展与教科研的逻辑关系是:教育要走和谐发展之路就必须借助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主要是教师素质的优化;而教师素质不断优化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借助教育科研;借助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学校的和谐发展才有了可靠的保证。可见,教科研对教育的和谐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 

1、教科研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必由之路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体,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因此,在教育的诸多资源和要素中,师资是第一资源,师资是第一要素。而其他物质要素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所以,教师本身的持续和谐发展不仅是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丰富的动力之源和学校持续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教科研对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是通过下列三个途径实现的:

①教科研必须在不断地学习中进行和深化。教科研需要现代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支撑,所以,规范化的教科研能够有力地带动教师主动学习,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收集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信息;信息的不断收集、整理、提炼、积累,最终使教师达到厚积而薄发。所以,只有教科研的持续开展和不断深化,才能将教育教学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阶段,也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提炼出来的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育研究和实践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②教科研必须在广泛深入的对话、交流中进行。教科研在本质上讲,是沟通、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同思想、观念进行碰撞和整合,集思广益式的智慧融纳,使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教科研必然在反思中进行。教科研具有群体和个体不断反思的特征。如果没有对个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潜在的教育观念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一种自我批判的心态进行反思,就不能实现自我超越。所以,反思是一种自我挑战,一种人格和自我更新的提升。

由此可见,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教师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

95年以来,我校承担包头市、自治区级6个实验课题。事实也证明,由于我校坚持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一大批名师脱颖而出,教师骨干队伍迅速形成。目前,我校涌现出省级、市级、区级学科带头人共13名,教学能手26名,青功赛获奖者34名,还有14名教师获包头市语文、数学教学整体改革实验成果奖,7名课题组成员被授予自治区教学成果奖。

2、教科研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教科研上去了,教师素质提高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但问题是教科研应该怎样搞才能避免空泛、脱离实际?我们的基本思路和做法是:教科研要走以课题研究和实验为中心之路,即以先进的课题研究理论为指导,以课题实验为中心,在理论探讨中实验,在实验中升华理论,把教科研的“脚”踏踏实实地踩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用实验把一系列总课题和子课题串连起来,形成人人参与课题,人人参与课题实验的群体科研态势,让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与实验中领悟教育教学的真谛,把握教育教学的操作艺术。

科研提升了理论,实验深化了教改,教改提高了质量,质量推动了学校的和谐发展。我校连年被评为九原区实施素质教育综合评价优秀单位(始终位居小学第一),被评为包头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包头市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学校、包头市绿色学校。在教科研方面荣获“自治区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先进单位”、“包头市语文、数学整体改革实验先进学校”(共三批)、“九原区教科研示范校”,并被命名为“自治区教育科研实验基地”、“自治区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治区数学活动课实验基地”等。

三、全面育人与和谐发展

全面育人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和教育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培育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的和谐发展,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反过来,教师的发展又进一步确保了学生的发展,这种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一个历程,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人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发展失调,就是畸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也是和谐发展的基础;没有人的基本素质的相对完整、和谐的发展,人的个性及其特长的发展就缺乏基础,就会失衡,人的和谐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有人说“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残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这既形象地道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也表明了诸育之间的辩证关系。所以,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要互相支持、协调发展,德、智、体方面既不能机械割裂,也不能并列,而是相互支持、融合的整体。教育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作为,因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人的生命的正常发展。而要使生命得到正常的发展,就要把人生命成长的要素纳入到教育的视野之中,走全面育人、和谐发展之路,只有这样,人的持续和谐发展才有了基本保障。

育人的全面性、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方法的多面性和潜移默化性。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1、内涵丰富的思品教育

渗透性的思品教育,渗透的主渠道在课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出和实施了“四环节教学结构”的渗透方法,即“通过一个事例,明白一个道理,提高一个认识,指导一个行动”,使思品课达到了“明理”、“导行”的目的。在其它学科教学中运用了“有意渗透、有序渗透、相机渗透”的三渗透原则,做到了智育与德育水融。

相机性思品教育。教育是面向心灵成长的活动,是师生精神生活的过程。建立和谐互动共同发展的师生关系,注重在教学全过程中让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品质如何,一切取决于我们对充满变数的复杂微妙过程把握的艺术水准,这就决定了教育的相机性。基于这种认识,一是首先在教师中牢固树立“教师行为无小事”的观念,深刻理解“教师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信息、不在营造着环境”的道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广大教师始终以自己规范的行为和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刻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二是学校领导和教师沉下去,以民主、平等、亲和的姿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玩耍,随时观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相机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受到教育。

体验性的思品教育。生命成长的动态性和实践生成性,决定了品格教育的体验性。而我校的实践性体验教育正是我们学校德育的一大特色。从过去的“双有”主题教育活动直到现在开展的“争做十项小标兵”竞赛评比活动,可以说形式多样、特点突出、成效显著。学校曾获全国少年儿童“双有”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双有”活动优秀集体,并获“全国雏鹰大队”、“全国红旗大队”称号;2005年,我们又获得“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2、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

艺术教育包含着许多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艺术教育作为补充美育的主要作用在于“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可见,艺术教育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

我校的艺术活动主要通过三种形式组织开展:一是举办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活动以及田径运动会,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二是组建各种特色队:如足球队、田径队、篮球队、鼓号队、腰鼓队、合唱队等;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如书法、绘画、声乐、器乐、手工等。这些活动的长期而有序的开展,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锻炼了学生的意志,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涌现出大批的特长生,更为学校增添了光彩。我们的小足球曾5次代表包头市参加全国小学生足球赛,田径队连年在包头市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获旗、县、区第一名,篮球队2004年赴重庆参加了全国“苗苗杯”小学生篮球赛荣获优秀奖,绘画组先后有1000多名学生的作品在国际、全国、自治区、包头市的比赛中获奖。同时,学校获得自治区足球传统项目学校,自治区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少年儿童美术书法摄影艺术教育特色单位等多项光荣称号。

3、生成性的评价教育

积极而生成性的评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要素。我们在评价的理念上坚持不是看哪个学生更聪明,而是看一个学生在哪些方面更聪明;在评价的指导思想上,采取多元的以鼓励、表扬、赏识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批评、忠告,采用宽严结合、宽严有度的评价方法;在评价的标准上,不以分数论成败,而是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形式,多对学生进行纵向生成性的评价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积极为学生提供锻炼、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尝试成功、积累成功中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四、开放办学与和谐发展

教育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的开放性。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它必须是在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全面、开放性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合力,方能奏效。

我们的开放性办学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以实现的。所谓“走出去”。一是在保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累生活体验,提高办事能力,增强学生的公识和公共道德意识;二是通过学校领导和教师广泛的家访、走访社区、发放意见反馈表,广泛征求家长和社区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拓宽和丰富了学校的办学思路,也增强了学校“创名校、争一流”的信心。“请进来”是通过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和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到学校参加各种大型活动、听课、观看学生能力展示、与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等形式,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教师和自己的孩子,开阔了他们的教育视野,丰富了教育知识,掌握了教育方法,使学校、家庭、社会在和谐教育中发挥着“三位一体”的作用,实现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良性互动,支撑着教育和谐、健康、持续发展,创建了“人文校园”。

五、特色办学与和谐发展

对于特色办学,我们应该具有最基本的三点认识:一是特色办学是我国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这一突破必将对我国教育的持续和谐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特色办学要求一所学校不仅要具备一所优秀学校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而且必须具备稳定性、独特性和示范性的三项特征,这一标准不仅使本校具备了持续和谐发展的要素,而且对周围学校的持续和谐发展也起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三是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教育品牌,是一所学校持续和谐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如前所述,我校不仅基本具备了一所优秀学校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而且在“体育强校”、“科研兴校”、“全面育人”方面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我们在“体育强校”方面已取得了耀眼的荣誉和成绩。这些荣誉和成绩使我们更加自信,由“体育强校”所孕育出来的自强不息,不甘落后的竞争意识已渗透到每个一小人的心里,形成了持久旺盛的“人气”,催生了更大的理想。

“科研兴校”、“全面育人”是我们目前精心打造的品牌。因为它凝聚了一小人的全部智慧和心血。这一品牌的打造必将把我校推上一个全面、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轨道。它的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很快会彰显出来。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走教育思想的理性化之路、科研兴校之路、全面育人之路、和谐发展之路、开放办学之路、特色办学之路,这样,小学教育的和谐发展才能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小学教育的持续和谐发展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判断,这一判断的成熟与定位必将我国的基础教育推向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必将对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和建设和谐社会起到积极而长久的推动作用。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