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大班自主性游戏总结-23
2025-10-08 02:04:44 责编:小OO
文档
幼儿园大班自主性游戏总结

全面提升幼儿素质,规范与发展并举。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保证幼儿身体正常地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全地发展,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创设宽松、舒适的环境,将幼儿生理与心理保健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一日活动常规,不断提高观察、分析、反思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游戏区域的创设

设了"幼儿园"、"医院"、"娃娃家"、"银行"、"理发店"、"菜场"、"点心店"、"小舞台"等社会化区域游戏活动,和"美工区"、"建构区"、"阅读区"、"表演区"、"益智区"、"数学区"等几个学习化区域游戏。其中"幼儿园"游戏是结合"走进小学"主题活动而开设的,在游戏过程中随着孩子游戏自主能力的增强,他们还增设了"学做小学生"的小主题,丰富了"幼儿园"游戏的主题内容;"小舞台"的游戏是结合"走进小学"主题活动中的"小小才艺展"而开设的,是当前孩子们游戏中的热点。在学习化区域游戏中,本学期的重点是棋类游戏,深受男小朋友的喜爱,在餐后的安静游戏中,孩子们也会自发地下五子棋、斗兽棋、飞行棋等等;而"表演区"则是女小朋友喜爱的天地,"节目主持人"是她们最喜爱的角色,也有一些男小朋友参与进来,扮演起小演员,为大家献歌献舞,小小的一角充分展示了孩子活跃的个性。

二、游戏的自主性与主题的目的性

进入大班,幼儿都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进行游戏,受别人影响而干扰选择的情况出现较少。在游戏中目的性较强,角色意识比较强烈,有一定的角色责任心,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态度大都能符合角色的要求,如"点心房"里的点心师傅会很负责地设计出各种各样的点心,服务员则很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顾客等,还能随着游戏的展开自主增加了"小礼仪员"的角色。大部分幼儿都能专注地投入到某个游戏角色中,直至游戏结束,游戏中幼儿扮演角色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在选择游戏角色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孩子都喜欢扮演一些对游戏道具具有直接使用权利、或者是在游戏中具有指挥权的参与者,如"点心店"的厨师、"医院"的医生、"幼儿园"的老师等,而对于顾客、学生、病人等角色,幼儿的兴趣就比较小,很多孩子宁可去玩积木,也不愿扮演这些角色,说明游戏中的道具对于幼儿来说是作用非常大的。

三、游戏材料的使用

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我们也会及时增减游戏材料,如在"图书馆"游戏的开展过程中,针对幼儿频繁换图书的现象我们请孩子们自己设计了"借书卡",并以次来规范对图书的正确阅读,从而帮助幼儿树立起良好的游戏常规。对于材料的使用,幼儿已经不在停留在对材料本身的兴趣了,他们不仅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常规玩法,还能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如"医院"中医生要给病人开刀,就以记号笔来代替手术刀;当病人太多体温计不够用时,记号笔又成了体温计,虽然游戏的材料非常简单,却在幼儿的手下千变万化,其乐无穷!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还注重提供给幼儿一些半成品供幼儿自制游戏材料用。如在"点心房"游戏中我们设置了一个"百宝箱",收集了许多废旧材料、各种手工活动中用剩的彩纸等,提供给点心师们制作各种丰富的点心;在"小舞台"游戏中我们还发动幼儿收集家中的一些废旧物品,如家中妈妈不用的丝巾、废旧话筒、零食包装盒等,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游戏材料,同时又使幼儿养成了废物利用的思维习惯。

四、角色交往及社会参与性

在游戏中,大部分孩子都能和同伴友好相处,愿意和同伴分享玩具,许多幼儿都能与同伴互相谦让。游戏中出现了冲突时,如在角色的分配问题上意见不一时,几个人都想扮演同一角色时等等,大部分孩子会用语言与同伴协商解决。游戏中出现了比较多的礼貌用语,如"请你帮我"、"我想和你一起玩,可以吗?""谢谢""对不起""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光临"等等,一些消极的交往方式,如独占、排斥、干扰、破坏、退缩、攻击、对抗等,在幼儿中出现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在个别幼儿身上出现出来,如樊博非在游戏过程中常常会故意捣乱同伴的游戏,因而受到了其他幼儿的排斥,在游戏评价中也总是听到幼儿对他进行投诉,因此在今后的游戏中还要对他加强重点的个别教育,帮助其提高学会和同伴友好协作游戏的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游戏中的交往日益增多,很少见到有独自游戏的情况出现,他们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游戏中经常是欢声笑语接连不断。不仅同一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增多了,各个平行游戏之间也开始出现了比较合理的联系,如"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会带着宝宝去"小舞台"看戏,会送宝宝去"幼儿园"上课;"点心店"的师傅会去"幼儿园"里送点心;"建构区"的小朋友搭好公园之后会邀请"幼儿园"中的小朋友参观公园;"图书馆"的管理员会去"幼儿园"给小朋友送图书看,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幼儿之间的交往水平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对游戏常规的遵守情况

幼儿在游戏中是自由的,但自由与规则又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规则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幼儿的游戏常规相对期初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幼儿在游戏中都能遵守游戏规则,爱护游戏玩具,玩时轻拿轻放玩具;在游戏中都能专注于游戏活动,很少出现追逐打闹或者频繁出入各个游戏等现象,游戏也很少因为幼儿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出现无法正常展开的现象;游戏结束时能主动将游戏材料放到指定的地方,收拾整理材料的秩序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创造力表现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的游戏也经常擦出一些创造的火花,主要表现在游戏情节的丰富、创新及对材料运用的独创上。如在玩"小舞台"游戏时根据演员的要求幼儿又生成了新的小主题"服装店",以满足演员演出时穿的服装的要求;在"幼儿园"游戏中幼儿从模仿老师给小朋友上课,进而发展到模仿小学校里老师给小学生上课、批改作业、做眼保健操等,游戏的情节愈加丰富;"小舞台"上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演出服装,还制作装饰了小演员演出的号码牌……这些都是幼儿创造力萌芽的表现。

七、游戏与当前教学主题之间的联系

根据纲要精神:"探索游戏主题与当前教学主题之间的联系,力求主题内容能融入到游戏中去,体现课程与游戏的整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努力做到目标与实践相一致。结合本学期开展的"走进小学"、"相反国"、"我想飞"、"我会旋转"、"不一样的我"等主题,我们的游戏中就相应地出现了一些与主题相关联的内容,如"科学区"中提供了各种运动的物体,让幼儿来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美工区"的设计食谱、和别人的不同等,"小舞台"上表演的"才艺秀"等游戏,力求体现课程与游戏的整合。

在本学期开展的自主游戏中,我们注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教师更多的是间接地指导、督促等方法,影响幼儿的行为,如在对某一游戏区的游戏成果讲评时,说:"我喜欢做事认真的XX小朋友……",使行为不当的幼儿及时纠正自己;采用幼儿评价同伴的行为等方法,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及判别是非的能力等,并通过同伴的影响使幼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

当然,在我们的游戏中还存在一些存在问题,如部分幼儿的身上还存在着偏区现象,如每次游戏张迈、李鑫、张建许等小朋友总是选择搭积木游戏,很少参与其他游戏;张城

豪小朋友和同伴的交往非常少,总喜欢一个人玩,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不高;而邓翱非在游戏中也表现地非常特殊,总是游离于各个游戏区角,却又因为不懂得和同伴合作经常捣乱游戏而常常受到同伴的排斥,因而要更注重对个别幼儿的正确引导。在以后的游戏中,我们要多进行观察、引导,帮助那些偏区的孩子参与更多的游戏活动,使内向、孤僻的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让每一个有意义的游戏都能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7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