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全国Ⅰ卷适用)
2025-10-08 02:15:36 责编:小OO
文档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

(二)(全国Ⅰ卷适用)

第1卷

 

评卷人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2.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C.宗法关系掩盖悬殊

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

3.   朱其昂于光绪四年(1878年)在天津紫竹林村创办火磨制粉厂,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该企业创办的有利环境的是(   )

A.放宽办厂的                   B.列强的资本输出

C.政治改革的推动                     D.近代天津的开放

4.   有学者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

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

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

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5.   《晋书·卫瓘传》载:“瓘(guan)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据此可知(   )

A.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

B.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

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

D.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6.   对于外来文明的入侵,英国学者阿诺德·汤因比认为有两种态度,他命名为“狂信派”和“希律派”。其中“狂信派”指:面对一个更强大、更有生气的外来文明的进攻,采取显然消极的态度,试图挡住可怕的侵略者。而“希律派”则相反,指对外来文明持接纳态度。

依据材料,以下言论可以划归“希律派”的是(   )

A.“春秋理百物,辨品类,别嫌微,修本末者也。……今四者俱为变礼也同,而其所发亦不同,或发于男,或发于女,其辞不可同也。”

B.窦娥唱道:“则问那黄昏白昼,两般儿忘餐废寝几时休?……催人泪的是锦烂漫花枝横绣闼,断人肠的是剔团栾月色挂妆楼。”

C.“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

D.《儒林外史》:“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7.   有人指出,美元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广泛发挥作用之前已全面介入了西欧的经济,并由此起步演变成为世界的霸权货币。

这实际上肯定了(   )

A.战后西欧复苏对美国经济的依赖

B.马歇尔计划在美国战略中的价值

C.美国霸权确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D.西欧一体化与马歇尔计划的关系

8.   希腊古代奥运会对运动员的身份有严格的规定:参赛选手必须为纯正的希腊人,父母必须是希腊血统,必须是自由人,必须是男子,在道德上或政治上必须无缺点,没有不良纪录等。

运动员的这些规定(   )

A.根源于希腊的小国寡民

B.是为了弘扬和平竞争精神

C.体现了鲜明的民主色彩

D.与希腊民主制度关系密切

9.   1956年,在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资助之下,10位计算机领域的学者组织了一场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此后数十年,他们和IBM一道主宰了这个领域。

这反映出(   )

A.科技的发展主要源于社会需要

B.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

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

D.资本与科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

10.   1961年6月,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它归还祖国,那么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说明(   )

A.“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已经出现

B.海峡的坚冰得以打破

C.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

D.“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

11.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下图是金砖国家(注: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与南非(按金砖英文字母顺序))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了金砖国家(   )

A.经济潜力巨大,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

B.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最具实力的经济政治团体

C.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集团

D.是南北合作的典范,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12.   “1926年的时候,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办起了军校,还打败陈炯明,基本上统一了两广地区。”

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

A.凝聚了主要力量

B.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C.得到了英美国家支持

D.军阀混战提供了发展契机

评卷人得分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工匠是指具有专业技艺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古籍记载很多工匠来自于奴隶、罪犯刑徒。在清初废除“匠籍”制度以前,工匠都受户籍制度的严格,职业世袭,一业终生。但中国古代工匠以道德精神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通过“心传身授”和“体知躬行”的教育过程,“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陶铸了中国匠师“强力而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不断超越”的创新改造精神和“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 

——摘编自余同元《传统工匠及其现代转型界说》 

   材料二 德国在中世纪末期以来逐渐培育出了现代工匠精神。在工业化时期,德国工匠的技能技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国人思辨能力强,喜欢探究世界底蕴、寻求终极真理。同时,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提出的“天职观”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最后,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然而,仅把“工匠精神”归因于民族特性和文化基础有失偏颇,国家的管理、工业化以来经济和文化发展是决定“工匠精神”的更重要因素。 

——摘编自钱宇虹《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工匠和近代德国工匠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工匠精神产生的原因。

3.谈谈你对培育中国现代工匠精神的认识。

14.【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回眸】

   材料一 通商银行创办于17年,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通商银行名为商办,实系奉旨设立的官商性质,大权均由盛宣怀一人独揽。此时,中国无银行法令及成规可援,故一切组织管理及营业规则,皆参照外商银行成例办理。用人办事,以汇丰为准。并借重外才,征用客卿,聘任英人美德伦为洋大班,藉以融通中外金融。通商银行成立之初,国家即投予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以为民用,使为整理币制之枢纽,至此国中始见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金融大权不复为外商银行所把持。

   材料二 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陆续发行。 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人民币发行后,逐步扩大流通区域,原各区的地方货币陆续停止发行和流通,并按规定比价逐步收回。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到北平(今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至1951年底,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在除、以外的全国范围内流通(地区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币)。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通商银行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的发行背景,归纳人民币发行的措施。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部分时期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外国
1912年初,中华成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6--1017年,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

以段祺瑞为首的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激烈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1920年,中国百条空中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1913年,世界首条汽车装配流水线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问世

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二部《反托拉斯法》,更加

严厉地禁止了几种垄断行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将15亿人口卷入战争,数千万人死伤

1918年,美国议会批准了妇女的选举权

1921年, 一大召开

20世纪20年代后期,国动席卷全国

1928年,南京国民形式上统一全国

1928年,首个国家级科研机构研究院成立,作

为最高学术机构并规划全国科学发展

1921年,爱因斯坦以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世纪20年代,欧洲经济迅速恢复,美国进入空前繁荣时期,纽

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1921年到1927年,意大利和日本相继建立起法西斯统治

1933年,国民施行新税则,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

1935年底,国民推行“法币”  

1936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80%

1931年,英国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承认加拿大、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的地位    

1933年,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根据中国近代史就世界近代现代史》等整理

表格为20世纪部分时期的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子以阐述。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肯尼迪总统的“新边疆”体系中,有一项举措颇为引人注目,即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的和平队计划。对肯尼迪及美国文化而言,第三世界是亟待探索的“新边疆”的象征。这项重大举措是美国与苏联进行冷战中的重要手段。和平队计划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与第三世界发展新型关系的标志,更是与苏联争夺广阔的“中间地带”的、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措施。根据肯尼迪的设想,美国应采取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技术人员、教师、医生、护士为主的和平队。当时的国际环境,以及美国决策者的冷战思维,使得美国对外的任何重大措施都包含有冷战的考虑,派遣和平队也不例外。

——摘编自刘国柱《和平队与肯尼迪的冷战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肯尼迪实施和平队计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肯尼迪实施和平队计划的影响。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庄周(公元前369-前286)他说墨子及其弟子仿效夏禹,穿着用兽皮和粗布制成的衣服,穿木屐草鞋,日夜不停地劳作,以自苦作为行为的准则,以致“腓无,胫无毛。”具有高尚人格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庄子曰:“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庄子·天下》

   材料 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时,“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荀子认为墨子之言“足以欺惑愚众”。荀子从维护西周以来形成的血缘宗法等级制的基本立场出发,主要分析、批判了墨子的节用、节葬、非乐、兼爱等观点,针锋相对地提出,当时天下的灾祸是由社会的混乱造成的,而引起社会混乱的原因恰恰不是统治者的奢移浪费和不能做到“兼爱”,而是礼乐等级制度的破坏。

——《荀子·成相》

1.结合材料指出庄周和荀子对墨子思想所持态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分析荀子观点产生的原因。

2.你怎样看待墨家理论?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

2.答案:A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C

解析:唐宋时期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但不是“完全经济化”,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不是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说明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商品化,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说明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是说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农村仍是以自然经济为主,故D项错误。

考点: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5.答案:B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B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广泛发挥作用之前已全面介入了西欧的经济”说明援助西欧经济计划的马歇尔计划起到作用巨大,B正确;材料说明美国经济对于西欧影响,A错误;C和D不是材料体现出主旨,排除。

8.答案:D

解析:

9.答案:D

解析: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A

解析:金砖国家是新兴经济体,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排除C项;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从该图看不出金砖国家是最具有实力的经济政治团体,而且金砖国家只是新兴经济体,B项排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南北合作的典范,  D项错误;从经济总量、过去1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50%等信息可以得出正确答案A项。

12.答案:A

解析:

二、材料题

1.答案:1. 异:中国工匠以手工劳动为基础,德国工匠以机器生产为主;中国工匠多来源于奴隶罪犯,地位很低,德国工匠地位与其他职业平等;中国工匠通过心传身授的学徒制方式加以培养,德国工匠通过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方式培养。

2.原因:德意志民族文化底蕴和德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中世纪城市行会工作观的推动;宗教改革的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对工匠的培养;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工业以来科技的发展;德国对科技和教育的重视。

3.认识:加大职业教育力度,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完善工匠的培养机制;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创造尊重技能人才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提高工匠的地位;形成正确健康的工作观念;完善市场经济;健全国家管理。

解析:

2.答案:1.特点:官商合办;借鉴西方经营模式;拥有货币发行。

2.背景:战争进展迅猛,区建设迫在眉睫。

措施: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 逐步收回各种地方货币;在全国统一推进人民币的发行及使用。

解析:

3.答案: 20世纪早期.中西方都出现了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趋势。 

阐释: 第二次工业后,由于垄断组织的发展,社会矛盾加剧,为了缓解危机,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二部《反托拉斯法》,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面对经济危机,1933 年上台的罗斯福推行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为了巩固统治,中国南京国民也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如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统一发行“法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但也加快了官僚资本的膨胀。 

   总之,进入20世纪后,伴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加强对经济干预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共同趋势,深刻影响了整个20世纪的经济走向。 

其他参考论题: 

(1)20世纪早期,民族运动成为席卷中外的世界潮流。 

(2)20世纪早期,中西方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3)20世纪早期,科技发展迅速,深刻改造了中西方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4)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国力增长迅速,对中国政局和世界格局都造成了巨大影响。

解析:

4.答案:1.原因:两极格局下冷战形势加剧;美国意图与第三世界发展新型关系;美国与苏联争夺广阔的“中间地带”的需要。

2.影响:加剧了美苏争夺“中间地带”的紧张局势;加剧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文化渗透;客观上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

解析:

5.答案:1. 不同:①庄周认为:墨子具有高尚人格和忘我的献身精神,真天下之好。 

②荀子认为:墨子欺惑愚众,扰乱社会。 

原因:儒家的“仁爱”有尊卑等级礼序的爱不同于墨子的“兼爱”是无差别的爱,故荀子认为墨子的思想违背礼制。

2.墨家思想代表平民利益,兼爱也有空想性。但是他的尚贤、节用、节葬等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故墨家思想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