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课内阅读。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吟”是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用“/”表示朗读中的停顿,这首诗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 B.烈火/焚烧/若/等闲。
C.粉骨/碎身/浑/不怕。 D.要留/清白/在/人间。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的烧炼,其实象征着___________;第三、四两句描写了________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的决心。
[4]这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物”是____________,“志”是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练习。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B.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C.“闲”的意思是空闲。
D.“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表达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请分析诗歌的三、四句是如何做到虚实结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除了写春景外,还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 __________。
[2]“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个字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3]从瓜洲到诗人的家乡钟山,可以说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为什么诗人说是“一水”“只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文理解。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诗的第一句以______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千古边关月夜图,暗写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句紧承上句,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句,由______转入______,既含蓄委婉地____________,又侧面烘托了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横线上写出诗的后两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是______描写。诗中描写别时的景物有黄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
[2]解释词语。
别枝:____。 见:____。
[3]请用“/”画出下面语句的停顿。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4]这首词中,作者写“鸣蝉”“蛙声”,是运用_____的手法,写出了乡村夜晚的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诗词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
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___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____(咏史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3]从表面上看,诗歌的第一句“胜日”指____________,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___________;“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__________。
[4]提到朱嘉,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①凉月如眉挂柳湾。(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②越中山色镜中看。(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③兰溪三日桃花雨。(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①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
①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
②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
③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
④“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
12.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本诗颔联所写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一读,做一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______,乌蒙磅礴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并用“﹏﹏”画出中心句。
[2]“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 、 和 。“万水” 指的是 、 。
[3]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①水满堤,乱山高下②路东西③。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①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②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③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与《城南》一样,都属于七言绝句的是( )
A.《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B.《春晓》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根据意思写诗句。
一番风雨使昔日艳丽的桃花和李花零落殆尽,而春草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青翠欲滴,显得更加齐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诗句,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古诗前两句描绘的是雨中的景色,后两句描绘的是雨后的景色。(________)
(2)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猛。(________)
(3)第三、四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暴雨过后零落殆尽的桃李与翠绿齐整的青草进行对比,暗示了桃花、李花虽艳丽但生命力却很弱,青草虽很朴素但生命力顽强的哲理。(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哪些描写青草的诗句?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