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0年湖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
2025-10-08 02:14:03 责编:小OO
文档
2020年湖南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题卷5道大题,15道小题,共4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第5题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瞩目(zhǔ) 荆棘(chí) 从容(cóng ) 刨根问底(báo)

B.诧异(chà) 青苔(tái) 寥落(liáo) 殒身不恤(yǔn)

C.诞生(dàn) 反馈(kuì) 辗转(zhǎn) 沸反盈天(fèi)

D.诺言(nuò) 广袤(mào) 纤细(xiān) 冠冕堂皇(guān)

答案:A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悠闲 和蔼 绿洲 兴高采烈B.喝彩 编揖 聘请 穿流不息

C.缔造 捍卫 通宵 杳无音信D.遐想 陶冶 宽恕 手舞足蹈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文学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是一代代人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精神源泉。

B.关注新词新语的发展,不仅有助于词汇的积累,而且常常带给我们意外的发现。

C.在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占全国总人口的大约90%以上。

D.适当创新文学形式,提高思想内容水平,网络文学才能走向与传统文学的融合。

答案:C

4.下列依次填入画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___

人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由于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常常会产生一定的感悟和联想。单是一个秋天,就会带给人许多不同的感受。它的萧瑟,会带来 ; 它的成熟, 会带来 _;它的悄然而至,会使人联想到_

①生命的代序 ②寂寞和感伤 ③喜悦和满足

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

答案:A

5.请按照提示及要求答题。

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根据下面给出的成语,完成成语接龙。

天人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鼓作气 (2).气吞山河 (3).河清海晏

二、文言文阅读(14分。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日: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稿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跤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木直中绳 中:合乎

B.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

C.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智慧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假:假如

7.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________

A.青,取之于蓝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故木受绳则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无以成江海 以勇气闻于诸侯

D.蟹六跪而二鳖 侣鱼虾而友麋鹿

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文章开篇提出观点,然后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几个方面加以论述,论证严密,说理透彻。

B.运用比喻进行说理,是《荀子》一书的突出特点,节选的文章使用了许多比喻,寓议于喻,形象生动。

C.作者以“登高而招”“顺风而呼”两个比喻说明君子应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依靠别人取得成功。

D.文章在论述学习衢要积累和专心的道理时,将几组正反相对的情况放在起,对比鲜明,增强了说服力。

9.请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答案:6.D 7.D 8.C 9.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

三、诗文默写和古代诗歌鉴赏(12分)

10.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青青子衿,_______但为君故,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风急天高猿啸哀,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

(3)怅寥廓,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4)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答案: (1).悠悠我心 (2).沉吟至今 (3).无边落木萧萧下 (4).不尽长江滚滚来 (5).问苍茫大地 (6).谁主沉浮 (7).无长无少 (8).道之所存

1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是一首送别诗,一、二句写离别时的景,景中寓情。三、四句运用_____的手法,写朋友离别后的情景,表现了_______的情感。

答案: (1).想象 (2).依依惜别

四、现代文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30年的重量

余秋雨

①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因此我也变得“重要”起来,一-位朋友甚至夸张地说,他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我最近的日程表。难道真是这样了?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

②实在想不到,在接不完的电话中,生枵枵地插进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待对方报清了名字,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那是我30年前读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先生。他在电话中说,30年前的春节,我曾与同班同学曹齐合作,画了一张贺年片送给他。那张贺年片已在“”初抄家时遗失,老人说:“你们能不能补画一张送我,作为我晚年最珍贵的收藏?”老人的声音,诚恳得有点颤抖。

③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④我呆坐在书桌前,脑海中出现了60年代初欢乐而清苦的中学生活。那时候,中学教后中很奇异地隐藏着许多出色的学者,记得初中一年级我们自修课的督课老师竟是著名学者郑迎梅先生,现在说起来简直有一种奢侈感。到高中换了一所学校,依然学者林立。我的英语老师孙珏先生对英语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双重造诣,即便在今天的大学教师中也不多见。穆尼先生是一位见过世面的人,至少当时我们就在旧书店里见到过他在青年时代出版的三四本著作。知什么原因躲在中学里当个语文教师。记得就在他教我们语文时,我的作文在全市比赛中得大奖,引得外校教师纷纷到我们班来听课。穆尼老师来劲了,课程内容越讲越深,而且专挑些特别难的问题当场向我提问。我几乎一次也答不出来,情景十分尴尬。我在心中抱怨:穆老师,你明知道有那么多人听课,向我提这么难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打个招呼呢!后来终于想通:这便是学者,半点机巧也不会。

⑤哪怕是再稚嫩的目光,也能约略辨识学问和人格的亮度。我们当时才十四五岁吧,一直傻傻地想着感激这些老师的办法。到放寒假,终于有了主意,全班同学约定在大年初一到所有任课老师家拜年。那时的中学生是买不起贺年片的,只能凑几张白纸自己绘制,然后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去。说好了,什么也不能吃老师家的,怯生生地敲开门,慌忙捧上土土的贺年片,嗫嚅地说上几句就走。老师不少,走得浑身冒汗。节日的街道上,一队匆匆的少年朝拜者。

⑥我和曹齐代表全班同学绘制贺年片。曹齐当时就画得比我好,总该是他画得多一点,我负责写字。不管画什么,写什么,也超不出10多岁的中学生的水平。但是,就是那点稚拙的涂划,竟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都刻穿了。

⑦今日的曹齐,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我曾看到书法选集乃至月历上印有他的作品,画廊上也有他的画展。当他一听到穆尼老师的要求,和我一样,把手上的工作立即停止,选出一张上好宣纸,恭恭敬敬画上一幅贺岁清供,然后迅速送到我的学院。我早已磨好浓浓一砚墨,在画幅上端满满写上事情的始末,盖上印章,再送去精细裱装。现在,这卷书画已送到穆尼老师手上。

⑧老师,请原谅,我们已经忘记了30年前的笔墨,失落了那番不能复制的纯净,只得用两双中年人的手,卷一卷30年的酸甜苦辣给你。在你面前,为你执笔,我们头上一切名号、头衔全都抖落了,只剩下两个赤诚的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至情。

⑨凭借着这种至情,我有资格以30年前的中学生的身份对今天的青少年朋友说:记住,你们或许已在创造着某种永恒。你们每天所做的事情中,有一些立即就会后悔,有一些却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

(有删改)

12.解释第⑤段加点词“亮度”在文中的含义。

13.“一张贺年片”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上简要分析。

14.第⑨段写对青少年的忠告,这样结尾有何妙处?

答案:12.学问的渊博和人格的崇高

13.内容上:这张贺年卡体现了师生之间的赤诚与纯净的情感;结构上:引出了下文对老师们的回忆。

14.①点明写作的主旨:跨越时间的人间至情令人震撼。②形式新颖,以过来人的身份对青少年忠告,令人信服。

五、写作(40 分)

15.以“守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例文:

守护

守护梦想,如同守住故土。

——题记

  土地是厚实的,它承载了世间的本真。深山中的大树离开了苍苍林莽,抛弃了扎根的故土,被移植到喧闹的城市,虽被人赏识,却也因此失去了自然地本真,失去了枝叶下映衬下的那种自然纯真的苍翠。

  你不必马蹄硝烟,纵横驰骋,也不必叱咤风云,更不必寻山觅水,只需守护自己

梦想,就如同坚守住心灵的故土一样,你就一定会在这一片净土上绽放光彩。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来,带着一身正气,带着满腹诗书才华,坚持“美政”理想,爱国,爱民地追逐着自己的梦,他为了楚国的兴盛而终身奔走疾呼,虽然他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不能保全,虽然他选择了“悲壮”之路。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为了自己热爱的故土,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至死也不放弃追求自己坚真的梦想,至死也要让自己梦想的血液随着故土流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大唐的雕楼玉砌中有肥沃的土壤,诗仙李白本可“移植入宫”享受锦衣玉食,名利富贵。然而,他追求自然洒脱,不媚权贵的故土永远是诗仙的扎根之处,他不慕荣华,不强颜欢笑,毅然决然地选择追寻自己的梦想,让自己回归心灵中那方宁静的故土。

  梦,虽触不可及,“行路难,多歧路”,但诗仙李白却一直在向前走,从不停歇! 正因有了“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满怀壮志

故土,才能激励诗仙永远地追逐; 正因有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份自由和洒脱,才会绽放他永不凋零的花蕾; 正因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份自信和豁达,才能守护着那份夯实的.故土。倘若,没有了诗仙这宽阔的胸怀,这弃富贵于不顾的洒脱,怎能找到故土的那份宁静?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钱学森前在美国学习,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当祖国焕发出新的生机,百废待兴需要他时,他毅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因为祖国有他的梦想,因为在他心中家为轻,名利为轻,事业最重,因他的根永远要扎在这片生他养他的故土上。钱学森用生命践行着爱国情怀,告诉世人,在故土上,才能绽放自己的光彩,体现自己的价值,为此,他坚守故土,义无反顾!

只有守住这梦想的故土,你才可以仰歌长笑,才可以大义凛然地生,马革裹尸地还,你才能让自己的那方故土永远滋养着万物。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