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红溪实验幼儿园 周吉
学龄前幼儿的基础教育结构包含生理素质、体能素质、社会性素质、才智素质、审美素质。我园在妇联领导的带领下,把幼儿德育工作落实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公德万人行”课题活动,在课题实施中,真正做到大手拉小手,小手促大手的良好循环,我班决定针对独生子女的某些弱点,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一.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必要性
所谓亲社会行为,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表现为:轮流、助人、合作、谦让、分享及利他主义等。
在我国,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与日俱增的社会条件,特殊的家庭位置使他们倍受娇宠,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导致一些不良的行为品质,表现出任性、骄傲、自私、懦弱、依赖、以自我为中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同时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新世纪对新一代人的要求,不仅是体力、智力的充分发展,而且更要具有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品质,因而幼儿教育提出了培养“完整儿童”的目标,旨在促进幼儿生理、心理、智力、人格的全面发展,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有目的的培养。
二.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具体做法:
(一)宣传在先,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庭教育以其随机性连续性、早期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综合性,在教育中占重要的位置。因此,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此在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是改变家长的观念,如通过召开新生家长会,宣传我们的办园方针、思想,向家长征集“教子一得”,举行家园同乐运动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建立新型的家园关系,使教师与家长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朋友。在儿童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教育的一致性与一贯性原则,家园合作,为促进儿童的发展携手努力。
(二)把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仅仅靠某一个教学活动便能见效的,必须在各个环节中零打细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我们主要分几个环节进行:
(1)进餐时:幼儿进餐需要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良好的环境能促进幼儿的食欲,但每次开饭时,常有一些幼儿以自我为中心,横冲直撞,以至于把别人的碗打翻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教育幼儿,在拿饭时眼睛要看清楚,没端碗的小朋友要主动给端碗的小朋友让路。经过小班一年的实践,我班幼儿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碰撞事件少了,幼儿学会了等待、谦让,并且范化到其他各类活动。
(2)午睡时:小班幼儿每日需两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但小班幼儿常常在午睡时要起来小便,在安静的午睡室里“咚、咚、咚”的脚步声显得格外刺耳,容易吵醒正在睡觉的小朋友。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教育幼儿走路要学小花猫。这样,我们班的小朋友学会了轻轻走路,并且在以后的活动中懂得了为别人着想,不影响别人正常活动。
(3)穿脱衣服时:小班时,我们注重自理能力的培养,由于能力上的差异,有些幼儿动作发展较快,有些幼儿相对较慢。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教育幼儿必须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穿脱衣服快的小朋友要帮助穿脱衣服慢的小朋友。虽然仅仅是拉一拉袖子或扣一扣纽扣,却让幼儿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道理。
(三)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是对他人的行为、品质的一种肯定,进而在行动上表现出认可的一种情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每个人都有尊重的需要。
在中班,我们发现幼儿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的思想倾向,为此我们从身边开始,我们组织了一次做元宵的活动,让婆婆和幼儿一起制作。
一开始,我们让幼儿自己揉面、掺水,可是终究也揉不成一团,小朋友一个个打推堂鼓了。于是,我请来了婆婆,请婆婆当着小朋友的面揉面,然后再请小朋友搓元宵,一会儿元宵撮好了,虽然有的小朋友身上弄脏了,有的头上都冒汗了,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时候,我抓住时机问:“做点心你们累不累?”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累。”“婆婆要做给全幼儿园的小朋友吃,她们累不累?”“累!”“婆婆不光要给小朋友做饭做点心,还要洗碗、拖地,她们做的事情可多了,你们想想,应该怎样对待婆婆?”“我们给她捶背,给她拿拖把…”
在此之后,我们还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帮婆婆那水果、倒垃圾。这些活动不仅使幼儿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产生劳动的渴望,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而且使幼儿懂得劳动的辛苦,并且由此产生尊敬热爱劳动人民,体谅父母长辈的情感。
(四)在集体活动中增强集体观念
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增强集体观念,为以后幼儿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打好基础。如在中班我们开展了幼儿广播操比赛,活动之前,我们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能为取得第一名努力。在幼儿热烈的发言后,老师讲了集体是个大家庭,他们的名字叫中二班,老师是妈妈,你们是孩子,每个人都要为中二班增光添彩,在轻松平等愉快的氛围中,幼儿了解了集体的意义,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并愿意为集体争光,在比赛中幼儿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并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在集体生活中把他一步步改正过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对人对事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为其一生的品德素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亲社会行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在对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许多困惑,如: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单亲家庭日益增多,许多幼儿都会因为父母的分离而困扰不已,对于这一部分幼儿,我们如何帮助他们改变神经紧张、焦虑、自卑、自负等现象。
现有的学校录取制度,使得家长对幼儿知识技能抓得严,而忽视幼儿的整体提高,家长时常问的一句话是:“今天上课学了什么?”向别人炫耀的也是:“我的孩子认识200多个字了。”如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仍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