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清明节教案大全(10篇)
2025-10-08 02:16:36 责编:小OO
文档
【导语】清明节⽓是⼲⽀历法中表⽰季节变迁的⼆⼗四个特定节令之⼀,这⼀时节,吐故纳新、⽣⽓旺盛、⽓温升⾼,万物皆洁齐,⼤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节令传统:⼀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是踏青郊游、亲近⾃然。清明节兼具⾃然与⼈⽂两⼤内涵,既是节⽓⼜是节⽇,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的主题,“天⼈合⼀”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融汇了寒⾷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体,具有极为丰富的⽂化内涵。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引导孩⼦铭记烈⼠们为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命的⼤⽆畏的英勇事迹,向烈⼠们学习顽强拼搏、艰苦奋⽃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胆创新的意识,使学⽣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知道节⽇的时间。

  4、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的快乐。

  准备:

  事先进⾏地形勘察,了解⼭路情况。

  班级准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带好⽔、⼩零⾷,穿简便的⾐服、鞋⼦,便于步⾏和登⼭

  3、⼈⼿做⼀朵⼩⽩花

  4、进⾏安全教育

  过程:

  ⼀、谈话,知道4⽉4⽇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出发前进⼀步做好安全教育,引导孩⼦遵守纪律,提⾼出⾏的安全意识。

  三、步⾏⾄戚家⼭,登⼭到⼭顶烈⼠墓前。

  四、祭扫烈⼠墓

  1、了解烈⼠的光荣事迹

  2、向烈⼠献花致敬

  3、全体肃⽴,向⾰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零⾷

  六、踏青:欣赏戚家⼭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园

  ⼋、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出发前注意清点⼈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数。班主任和带班⽼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安全。

  3、扫墓期间,全体师⽣严肃认真,不讲话,不嬉戏,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

  4、回来后引导孩⼦将感想记录、分享。

【篇⼆】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幼⼉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导⼊:清明节⼜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园都会组织⼩朋友们去⾰命烈⼠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的英雄前辈,是他们⽤鲜⾎和⽣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好⽣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活。通过本次活动让孩⼦们了解清明节的重⼤意义,让孩⼦们记住清明节的具体时间。

  ⼆、基本部分

  (⼀)出⽰图⽚,引导观察,讲述

  1.刚才我们看了图⽚,知道了故事中的⼈在清明节发⽣了什么事啊?请幼⼉讨论。

  2.现在⽼师要请幼⼉再看⼀副图⽚,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什么呢?天上怎么了?

  (⼆)幼⼉看图⽚,引起兴趣

  1.教师讲解:⼩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鸟们都飞回来了,花⼉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天就叫做清明节,清明节⼈们都要⼲什么啊?(幼⼉⾃由回答)

  2.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们踏春扫墓的⽇⼦,古时候啊,有⼀位叫做杜牧的诗⼈啊,就在这天写了⼀⾸诗,让我们⼀起来看⼀下吧,好不好?

  3.教师播放课件,请幼⼉观看。

  4.教师向幼⼉介绍那个⽼⼈就是⾏⼈,那个⼩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诗呢,就是描写⾏⼈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并帮助幼⼉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遍,请幼⼉欣赏。

  2.教师朗诵第⼆遍,请幼⼉边听边对照图⽚内容。

  3.教师请幼⼉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可以慢慢的跟读。

  4.教师请⼏个幼⼉上来给下⾯的幼⼉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教师在⼀旁进⾏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批幼⼉。

  5.请幼⼉再⼀起朗诵1-2遍。

  三、结束部分。

  请幼⼉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诵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之间进⾏交流。

【篇三】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学会⼉歌,能边念⼉歌,边游戏。

  2、知道清明节有做青团,吃青团的风俗。

  3、让幼⼉知道清明节的时间。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关于清明的做青团的⼉歌

  活动过程:

  ⼀、引出

  师:⼩朋友们,清明节到了,谁知道清明节要吃什么?

  ⼆、学⼉歌

  1、教师⽰范⼉歌。

  做青团、做青团,好吃的青团哪⾥来,糯⽶、青汁揉出来,想吃青团做出来。

  谁知道什么是清汁?

  2、幼⼉学习⼉歌(3-4遍)

  三、游戏

  幼⼉边念⼉歌,边⼿拉⼿⾛圆圈,等念完⼉歌,听⽼师⼝令,⽼师说:两个⼈做青团,幼⼉就两个⼈抱在⼀起,说三个⼈做青团,就三个⼈抱在⼀起,抱错的组,就被⽼师“啊呜”⼀⼝吃掉。

  四、结束

【篇四】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组织幼⼉去扫墓,让幼⼉理解扫墓的意义。

  2、培养幼⼉了解我国的烈⼠,尊重烈⼠的情感。

  3、教育幼⼉爱国爱家,珍惜今天的和平且富裕的幸福⽣活。

  4、让幼⼉知道节⽇的时间。

  5、体验⼈们互相关⼼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纸

  2、线

  3、彩笔

  活动过程

  1、引导幼⼉知道4⽉4⽇是什么节⽇。

  教师介绍:4⽉4⽇是我国传统节⽇清明节,同时还是我国⼆⼗四节⽓中的⼀个节⽓,在清明节这⼀天⼈们回去扫墓,缅怀先烈,祭奠祖先。

  2、引导幼⼉知道为何⼈们会在清明节这⼀天去扫墓。

  教师介绍:清明节天⽓变暖,⼤地回春、万物复苏,在这草长莺飞的时节⾥是⾮常那个适合出门踏青郊游的。因此这⼀天也很适合去陵园墓地扫墓,也很适合组织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以及缅怀⾰命先烈等活动。

  3、教师组织幼⼉集体⼿⼯制作清明节花圈。

  (1)教师扎⼀个⼩型的⽵圈,然后写上挽联

  (2)幼⼉⽤⽩⾊的纸做⼩花,然后将这些⽩⾊的花粘贴在⽼师制作好的⽵圈上⾯,然后再贴上挽联。

  4、教师组织幼⼉去扫墓。

  (1)在扫墓之前,教师先给幼⼉讲解注意事项  (2)扫墓的过程中要严肃不要讲话不要打闹,要表⽰⾃⼰对先烈的尊重

  (3)教师选出两名⼒⽓⼤、体⼒好的幼⼉抬着⼩花圈,其余的幼⼉排着队出发。

【篇五】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明的⽅式表达对亲⼈的思念。

  2、通过活动,对清明节有印象。

  3、了解节⽇的来历,知道节⽇的⽇⼦及习俗,乐于参与节⽇的活动。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扫墓图⽚(献花、植树、送⾷)、清明节的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

  ⼩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的吗?(桃花开了,⼩草发芽了,⼩动物也出来晒太阳了,还有轻轻的风)

  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有⼀个特别重要的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介绍清明节

  师: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在这个节⽇⾥,⼈们都⼲些什么呢?⼩朋友都有⾃⼰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见过吗,他们都去哪⾥了?(去世了)。他们去世以后,⼈们⾮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3、清明节扫墓

  到了清明节呀,⼈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引导幼⼉说出⼀些拜祭的⽅式,如,送花)

  现在,让我们⼀起来看⼀看现在的⼈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

  (2)幼⼉讲述

  (3)教师⼩结(⼈们把最美的花献给亲⼈,有的给他们敬酒,还有的通过植树,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告诉他们你很想念他们)

  4、清明节的习俗

  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些清明节的习俗。

  5、⼩结,结束

  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那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呀,你们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扫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些照⽚来带到幼⼉园,和⼤家分享⼀下你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好不好?

【篇六】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产⽣进⼀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些表达⽅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化的了解与喜爱。

  3、了解节⽇的来历,知道节⽇的⽇⼦及习俗,乐于参与节⽇的活动。

  4、发展⽬测⼒、判断⼒。

  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

  活动过程

  (⼀)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画⾯⼀,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结:⼀年从1⽉开始,从12⽉结束;新的⼀年⼜从1⽉开始,从12⽉结束。

  2、演⽰画⾯⼆,现在,你们⼜想到了什么?

  ⼩结:⼀年有四季,⼀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是春天。⼀年⼜⼀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画⾯三,前些时候我们在⽇历上发现了⼀些节⽓,想⼀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结:⼀年从春天开始,过了⽴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寒,⼜是⽴春,节⽓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除了有⽴春、惊蛰、春分这些节⽓,还有哪些节⽓?(引出清明)。

  3、从⽂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师准备了许多图⽚,请⼩朋友来找⼀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还是春天的重⼤的节⽇,是我们中国⼈的节⽇。在这个节⽇⾥⼈们踏青到⼤⾃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不仅⽤⽂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绘画的⽅式进⾏了记录。今天,⽼师带来了⼀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

  2、幼⼉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简单理解画⾯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寻春半出城,⽇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篇七】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能⽤连贯的语句讲述⾃⼰清明节去哪⾥玩了,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民俗习惯。

  2、知道清明节是纪念先⼈的⽇⼦,⼤家都会去给祖先扫墓的,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机会。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4、了解节⽇的来历,知道节⽇的⽇⼦及习俗,乐于参与节⽇的活动。

  活动准备:青团,图⽚PPT(⼩朋友旅游的录像或照⽚)。

  活动过程:

  1、4⽉4⽇清明节

  ——4⽉4⽇我们都休息在家,你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因为过清明节)

  ——遇到节⽇就要放假,你还知道些什么节⽇呢?这些节⽇我们都可以做些什么?(将幼⼉知道的节⽇⽤图⽰表⽰出来,分享对节⽇的了解)

  ——原来我们要过这么多的节⽇,分⼀分哪些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节⽇,哪些是外国⼈也过的节⽇?(幼⼉将节⽇图⽰进⾏分类)

  ——形成概念:中国节⽇、世界节⽇

  ——清明节是中国节⽇还是世界节⽇呢?为什么?(继续分清中国节⽇和世界节⽇的区别)

  2、清明节你去了哪⾥

  ——清明节你和爸爸妈妈都⼲了些什么?(回忆节⽇过程)

  ——看PPT你们猜猜这个⼩朋友清明节去了哪⾥?都⼲了些什么?

  ——分享与交流:你去上过坟吗?记得是上谁的的坟?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初步知道清明节是⽤来纪念先⼈的节⽇)

  ——清明节除了纪念先⼈,你还可以做些什么?

  (交流照⽚,分享春天的各种活动,让幼⼉感知春天是踏青的时候)

  3、清明节的⾷物

  ——清明节我们还可以吃⼀种好吃的节⽇⾷物,知道是什么吗?(幼⼉⾃由讲述不给予正确答案)

  ——请在⾷物图⽚中寻找出清明节的节⽇⾷物(说说⾷物的名称及为什么它是清明节节⽇⾷物,幼⼉⾃由讲述依然不给予正确答案)

  ——(出⽰遮盖的⾷物):⽤感官体验⼀下⾷物的外形、软硬程度、⾹味……

  ——品尝青团,知道青团是清明节的⾷物。

  ——结束教学活动。

【篇⼋】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了解引起⼭林⽕灾的原因以及⼭林⽕灾的危害。

  2、知道⼭林防⽕的重要性,提⾼防护⼭林⽕灾的安全意识。

  3、加强幼⼉的安全意识。

  4、了解节⽇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增强⾃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林在燃烧的图⽚或影像

  2、引起⼭林⽕灾的图⽚或影像

  3、⼭林⽕灾引起严重后果的图⽚或影像

  活动过程:

  ⼀、观看⼭林在燃烧的图⽚或影像,引出⼭林⽕灾。

  1、什么是⼭林⽕灾?

  2、说说⼭林在燃烧时的⽕势情景。

  ⼆、结合图⽚或影像,了解引起⼭林⽕灾的原因以及⼭林⽕灾的危害。

  1、你知道为什么会发⽣⼭林⽕灾?

  2、⼭林⽕灾会引起哪些严重后果?引导幼⼉⽤语⾔讲述⾃⼰看到的场景。

  三、组织幼⼉讨论⼭林⽕灾的防护,对幼⼉进⾏护林防⽕安全知识教育。

  1、怎样才不会引起⼭林⽕灾?

  (1)清明节扫墓时,要特别注意在燃烧的⾹烛纸钱,防⽌⽕星吹到其它地⽅引起⽕灾。

  (2)不能在⼭上点⽕、玩⽕。

  (3)不能在⼭上把放烟花炮仗。

  (4)不要私⾃在野外进⾏野炊、烧烤等活动,以防引发⼭⽕。

  2、看见⼭林出现着⽕现象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讲述救⽕防⽕⼩故事,激发孩⼦从⼩养成爱森林,爱⾃然的好习惯。

【篇九】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初步了解古诗⼤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们扫墓的⼼情。

  4.简单了解节⽇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期和意义。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制PPT。

  2.幼⼉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场:听《琵琶语》学古⼈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氛。

  教师:现在我们听着优美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教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个⼩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下,清明节你和家⼈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结。

  教师:⼩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们的⼼情都⽐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教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教师:请⼩朋友看⼤屏幕,刚才电脑⾥的⽼师已经把《清明》这⾸古诗诵读了⼀遍,现在请你们跟着⽼师再来读⼀遍,⽼师念⼀句⼩朋友跟⼀句。(播放古诗背景)幼⼉跟着教师诵读。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意。

  幼⼉看图⾃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步了解古诗⼤意。

  (1)出⽰图卡,引导幼⼉发现诗句与画⾯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幼⼉为诗句匹配图⽚。

  教师:如果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朋友,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找。谁能为"清明时节⾬纷纷"这句诗句,找图⽚朋友。

  教师:谁能为"路上⾏⼈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朋友?"路上⾏⼈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说。

  教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幅画⾯?

  教师:那是谁回答⽼爷爷的?那个⼩孩。哦,最后⼀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了。

  教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四)朗诵古诗

  1.幼⼉整体诵读。

  教师:那这⾸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字卡),写这⾸诗的诗⼈叫杜牧,他是唐代很有名的诗⼈现在我们⼀起看着图⽚再来读⼀读这⾸古诗。

  2.记忆⼤考验两遍。

  3.幼⼉跟读两遍。

  4.表演读。

  教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下这⾸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

  教师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教师:"明"在甲⾻⽂中是由⼀个⽇和⼀个⽉组成,表⽰⽇⽉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和⼩篆的名字是由⽉和⼀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光照进窗内,表⽰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之明了,⼀般⽤为光亮之义。

  教师:我们今天学的这个字宝宝读什么呀?(明)(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好听的歌曲呢,我们⼀起来听⼀听。

【篇⼗】幼⼉园清明节教案

  活动⽬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

  4、了解节⽇的来历,知道节⽇的⽇⼦及习俗,乐于参与节⽇的活动。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

  (⼀)故事导⼊,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图⽚,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这张图⽚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个⼩孩,⼀个⽼⼈…)他们在⼲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怎么了?(下⾬)

  (⼆)观看VCD⽚,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们都要⼲什么啊?(幼⼉⾃由回答)  2、教师⼩结:清明节是⼈们踏春扫墓的⽇⼦。

  古时候,有⼀位杜牧的诗⼈,就在这天写了⼀⾸诗,让我们⼀起来看⼀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知道了故事中的⼈在清明节发⽣了什么事啊?

  (请幼⼉讨论。)

  5、向幼⼉介绍那个⽼⼈就是⾏⼈,那个⼩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诗呢,就是描写⾏⼈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遍,请幼⼉欣赏。

  2、朗诵第⼆遍,请幼⼉边听边对照图⽚内容。

  3、教师请幼⼉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慢慢跟读。

  2、幼⼉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个幼⼉上来表演,教师在⼀旁进⾏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批幼⼉。

  4、请幼⼉集体朗诵1-2遍,进⼀补感受古诗意境。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延伸

  1、请幼⼉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