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教案
2025-10-08 02:16:37 责编:小OO
文档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课题汉字真有趣课型综合性学习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制订活动计划。

2.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

3.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通过活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

重点

学习如何制订活动计划和搜集材料;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对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

难点

学会制订活动计划;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2.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 5 )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但是,你对汉字有哪些了解?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

【出示课件2】

(1)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

3.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以上的交流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让我们开展综合性学习,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和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学生齐读课题。

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字谜七则”的兴趣,为下一步的阅读与展示交流作做好铺垫。

新课

教学

( 35  )分钟

二、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有趣。

1.布置阅读:请同学们一起走进课本,阅读教材44—46页的阅读材料,感受汉字的趣味。(板书:汉字真有趣)

2.出示阅读要求:【出示课件4】

(1)认真阅读课本44—46页的阅读材料,思考:这五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是有趣的?为什说汉字是有趣的?

(2)除了上述五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3)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学生汇报。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 【出示课件6】活动建议:

(1)搜集或编写字谜。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和同学交流,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2.指名读活动建议。

3.互相交流: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有关资料?

4.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7】

(1)查找图书

①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去找书。如查找汉字故事,就可以到语言类或文化类的书柜上去找。

②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2)网络搜索

①在网上查找资料,关键词很重要。如搜集汉字故事,检索的关键词应是“汉字故事”,不能仅仅检索“故事”。

②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引用的片段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材料。

(3)请教别人

①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己需要的资料。

②想好问题,请教合适的人。

5.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出示课件10】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7.讨论交流,完善活动计划。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小组合作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工作。

 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开展活动的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有趣的资料。

2.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通过活动,能够很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3  )分钟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 

 
新课

教学

( 34)分钟

二、展示交流,汇报成果。

(一)字谜大擂台。

1.谈话激趣:同学们,这次活动,我们首先从猜字谜开始。你们在课外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就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看谁能夺得这次擂台赛的冠军。(板书:字谜擂台赛)

2.小组派代表利用投影出示自己小组同学准备的谜语,其他小组同学抢答,展示小组的全体学生组成评委,老师是记分员。

3.老师出示字谜。

【出示课件3】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

(2)四座山来山对山,四个川来川对川。

四个日字连环套,四个口字紧相连。(  )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

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

(4)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

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  )

(5)一个人站在大树下。(  )

(6)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  )

(7)在街头畔有相传唐伯虎曾在街头畔卖画。 一天,他挂出一幅水墨画来,上画一只黑狗,十分可爱。唐伯虎对人们说:“这是一则字谜,要购买者,须付三十两银子,如果猜中谜语,则分文不收。”好半天过去了,仍无人猜中。这时,有一年轻人说:“我猜中了。”唐伯虎请他说出谜底。他却笑而不答,取下画来便走。唐伯虎望着这年轻人的背影哈哈一笑:“猜中了!他猜中了!”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

4.全班抢答,并说说自己猜字的理由,交流并积累猜字谜的方法。

5.拓展交流:

(1)学生自愿举手发言,介绍自己在收集字谜的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

(2)请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

6.门内添“活”字。

(1)学生自由阅读《门内添“活”字》,思考并交流从故事中感受到汉字的什么特点?

(2)指名发言,教师小结:有的汉字是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合而成的。

(3)交流自己积累的这样的汉字:闹、闪、闭、囷、囚。

(4)类似故事:一合酥事件:曹操收到一合酥,在盒上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二)谐音大舞台。

1.谈话过渡:我们刚刚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擂台赛,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许多有关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就让我们轻松一下,进入谐音大舞台,再次感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板书:谐音大舞台)

(1)歇后语:一人说自己搜集的歇后语,指名说其中的谐音字。

【出示课件8】

①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②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③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④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⑤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⑥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教师小结: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这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

歇后语可以分为喻意性和谐音性两类。教材中出现的是谐音性歇后语。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如,“孔夫子搬家”我们会想到他有很多书,而“书”跟“输”同音,所以隐含“净是输”的意思。用这个歇后语来形容比赛或战斗老是失败,幽默诙谐。古诗中有时也运用谐音达到一语双关的表达效果。

(2)笑话:介绍自己搜集的笑话,其他人说为什么好笑,感受谐音的有趣。

【出示课件7】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一个县官,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①读一读。这则笑话中是那两个字谐音?(“枇杷”和“琵琶”)

②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③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3)古诗:一人读自己搜集的古诗,指名说后半句。交流古诗中的谐音及其妙用。

【出示课件8】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丝-思)

(4)对联:一人说自己搜集的对联上联,指名说对联下联,并说出其中的谐音字。

【出示课件10】

①上联: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

下联: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②上联: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贾岛); 

下联:蒙虎皮于马背,谓是斑彪(班彪)。

教师小结:谐音对联就是对联中有一些不恰当的字,利用语言文字同音、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到两件事情、多件事或两种内容、多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2.教师小结: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广泛用于谜语之中。不过,谐音也易引起听讲者之间的误会。为了避免歧义,我们要注意分场合使用。

(三)有趣的形声字。

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阅读材料《有趣的形声字》。

2.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有些形声字原来都是象形字,有着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由于汉字毕竟不是绘画,而是文字符号,象形的特征一旦简化,就不容易辨认出来了。因此,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创造了形声字。还有一种形声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创造出来的。(板书:有趣的形声字)

 

引导学生交流猜字谜的方法,感受汉字的有趣。

通过学习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使学生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了解汉字文化,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教师的讲解小结,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谐音汉字,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的兴趣,并注意合理使用同音字。

  

小组活动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的收获。在展示中进一步激发合作、竞争意识,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 3 )分钟

四、总结拓展,激发探究

1.小结:

字谜、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形声字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的继承和发扬。

通过字谜、汉字谐音、形声字的学习,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汉字文化的丰富和有趣。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下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继续制定活动计划,搜集资料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2.作业:

(1)学生在小组内继续交流自己搜集的字谜、汉字谐音现象。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

(3)把搜集到的字谜、谐音歇后语、谐音笑话、谐音古诗、谐音对联、形声字等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教师总结拓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

板书

内容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字谜擂台赛

谐音大舞台

有趣的形声字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猜一猜。(猜字谜)

1.字谜:七十二小时。猜一字,谜底是:(    )

2.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谜底是:(    )

3.字谜: 一月一日非今天。猜一字,谜底是:(    )

4.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谜底是:(    )

二、下面的歇后语用到了有趣的谐音现象,你能把它们的后半部分补写出来吗?

1.孔夫子搬家——                                      

2.小葱拌豆腐——                                      

三、读一读,做一做。

滥改成语,其害无穷

“‘默默无蚊’,就是这样写的嘛,外面的广告上都这么写,就是没有声音,连蚊子叫的声音都没有。”面对读小学的儿子的这种解释,长沙市芙蓉区的杜女士哭笑不得。

如今迈步都市,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和杂志,随时都可发现不少商家利用汉语成语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熟悉易记的特性,在做产品广告时打上了用谐音字改造成语的主意。

1.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线连一连吗?

衣衣不舍        某布衣店

随心所浴        某蛋糕广告

万室俱备        某房产公司广告

步步糕升        某洗浴中心广告

衣布到位        服装店广告

2.你觉得这样的广告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

一、读一读,猜一猜。(猜字谜)

1.字谜:七十二小时。猜一字,答案是:晶

2.字谜:需要一半,留下一半。猜一字,答案是:雷

3.字谜: 一月一日非今天。猜一字,答案是:明

4.字谜: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答案是:告

二、1.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2.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三、1.衣衣不舍──服装店广告

随心所浴──某洗浴中心广告

万室俱备──某房产公司广告

步步糕升──某蛋糕广告

衣布到位──某布衣店 

2.答案不唯一,有道理即可。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中华几千年的汉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神奇的魅力。在课堂上,我选择活动式教学。纵观整堂课,由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活动构建成。让课堂在中华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的舞台上驰骋,让实践活动课堂富有文化味。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是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我把语文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让它既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流淌着浓浓的语文味,又体现综合实践课的探究性学习特色。活动过程始终把获取语文知识的研究能力作为第一目标。课上,学生的交流是主要的,老师的话语不多,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所起的就是总结和过渡的作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真正实现了课堂属于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教学理念。

三、课堂交流形式多样。

本设计重在让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互动交流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及展示学习成果的能力,通过组长介绍,成果展示,调动同学积极参与,真正投入到汉字的研究中来。在组织形式上很灵活,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让课堂别有一番情趣。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遨游汉字王国》是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个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集中了综合实践课的特征。本单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汉字真有趣;二、我爱你,汉字。“汉字真有趣”通过字谜、谐音、形声字等方面的活动展示了汉字的趣味性。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很强烈,对汉字学习有浓厚兴趣,并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和能力。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传承之心。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谐音: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歇后语:

概念: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含义: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

谐音类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如: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形声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根据自己对汉字的了解完成填空。

(1)汉字产生于(    )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    )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          )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      ),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        )、(        )、(        )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二、读一读,猜一猜。(猜字谜)

1.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字,谜底是:(    )

2.字谜:十张口,一颗心。猜一字,谜底是:(    )

3.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猜一字,谜底是:(    )

4.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猜一字,谜底是:(    )

三、下面的歇后语用到了有趣的谐音现象,你能把它们的后半部分补写出来吗?

1.三九天穿裙子——                                     

2.飞机上敲铜锣——                                     

3.墙头上挂狗皮——                                     

4.秃子打伞——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见鸡而作

从前有一个地主,很爱吃鸡,佃户租种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还得先送一只鸡给他.

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租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说起第二年租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地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地主见了鸡,马上改口说:"不予张三却予谁 ?"

张三说:"你的话变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话是'无稽(鸡)之谈',此刻这句话是见机(鸡)而作'。"

1.这里的谐音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字。

2.从这刻谐音小故事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地主_________的性格。

3.请你搜索资料,找一个谐音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巧设字谜:

你会出谜语吗?经常出字谜不仅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我们是自己子的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和开发我们的智力呢。用下面的几个字出字谜,你能做得到吗?赶快试试吧!(自由发挥)

(1)烬:                       。

(2)焚 :                       。

(3)姓:                       。

(4)景:                       。

(5)卡:                       。

(6)胡:                       。

参:

一、(1)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

(2)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

(3)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4)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可以通过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途径查找有关资料。

二、1.字谜:山上还有山。猜一字,答案是:出

2.字谜:十张口,一颗心。猜一字,答案是:思

3.字谜: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猜一字,答案是:尖

4.字谜:一只黑狗,不叫不吼。猜一字,答案是:默

三、1.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2.飞机上敲铜锣——名(鸣)声远扬

3.墙头上挂狗皮——不像话(画)

4.秃子打伞——无法(发)无天

四、1.鸡  稽  机  2.贪婪  3.略

五、(1)烬:被火烧光。

(2)焚 :火烧森林。

(3)姓:女同学。

(4)景:京城是晴天。

(5)卡:上下不分家。

(6)胡:古时一明月。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教育,使干部、教师、学生掌握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等有关法规和安全方面的知识,树立安全意识。

1.法规教育

各类安全法规和是安全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水平,增强安全意识,达到零指标。

2.安全知识教育

主要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须知》一书的教育及其他有关资料教育。每学期至少一次大型的安全知识教育。

3.典型经验和事故的教训教育

学校第一负责人根据上级的通报情况,结合本校与兄弟学校的经验和教训,宣传党的、法规和规章制度,使师生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强。从事故教训中吸取有益的东西,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4.经常性安全教育

每学期每月必须进行安全教育一次,全校性教育一次,红领巾广播站安全教育每周一次。

                               四则运算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6.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提前算

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