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03级安全学原理期末答案A
2025-10-08 02:17:33 责编:小OO
文档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安全学原理A卷

专业班级:安全工程2003级1、2班

考试时间:2005年10月

一、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安全评价:是指对于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量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

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综合了各种事故致因理论的积极方面,其基本思想是:事故伤害是许多相互关联的时间顺序发展的结果。

事故法则:即事故的统计规律,又称1:29:300法则。即,在每330次事故中,会造成死亡重伤事故1次,轻伤29次,无伤事故300次。

本质安全化:表明某个系统或设施的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已达到了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系统可较安全可靠的运行,但并不表明该系统绝对不会发生事故。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单元(或设施)。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

安全目标管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二、简答(每题6分,共24分)

1、根据多米诺骨牌理论,应当如何防止事故的发生?

答:多米诺骨牌理论确立了正确分析事故致因的事件链这一重要概念。简单明了,形象直观地显示了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指出了分析事故应该从事故现象逐步分析,深入到各层次中的道理。这一思想对于寻求事故调查分析的正确途径,找出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无疑很有启发。按照这一理论,为了防止事故,只要抽取五块牌中的任何一块(如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件链就被破坏,就可以防止事故发生。

2、    事故预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 事故的预防工作应该从技术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的考虑,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 从技术方面考虑,应遵循的原则包括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降低潜在危险度的原则、闭锁原则、能量屏蔽原则、距离保护原则、个体保护原则、使用信息的警告原则等。

(2) 从管理方面考虑,包括系统整体性原则、计划性原则、效果性原则、党政工团协调安全工作原则、责任制原则等。

3. 安全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安全的基本特征有: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的随机性;安全的相对性;安全的局部稳定性;安全的经济性;安全的复杂性;安全的社会性;安全的潜隐性。

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答: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企业的一切方面、一切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它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物质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是指依靠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系统的本质安全化程度。

    第二,制度安全文化建设,是指与物质、心态、行为规范安全文化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合规章制度的建立、实施及控制管理的总和。

    第三,员工心态安全文化建设,是指安全文化中的精神层次。

    第四,员工行为规范安全文化建设。

三、判断(正确标 √,错误标 ×, 每题2分,共22分)

1. √;   2. √;  3. ×;   4. √;   5. √;   6.×; 

7. ×;   8. √;  9. ×;   10. √;  11. ×。

四、分析计算

  

  

                      

五、论述(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为什么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方针?

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方针。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是“安全第一”思想的客观基础。

加入安全的社会效应。

人类为发展经济,改善生存条件,往往需要以牺牲安全作为代价,这就导致了安全需要与利益代价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客观存在,也是人们解决安全问题的难点。但是,安全的本质是保证职工不受伤害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安全第一”是我国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自始自终贯彻的安全生产方针,其含义体现在:

“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一切生产建设部门、交通运输和其他有关部门在生产、设计过程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抓生产首先必须抓安全;真正树立人是最宝贵财富,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在组织、指挥和进行生产活动中,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来考虑,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完成生产计划、工作任务的前提条件和头等大事来抓。

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社会主义企业的职责,是尽一切努力在生产劳动和其他活动中,避免发生一切可以避免的伤亡事故。

2、试述安全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从国家方面叙述;

第二,从企业方面;

第三,从员工的安全需求方面;

第四,从安全经济规律方面。

3、请举一例灾害(事故或变革)过程说明安全流变——突变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全过程分析。

一个事物从诞生到消亡是一个“安全流变——突变”的过程,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安全与危险的矛盾的运动过程,这一矛盾随时间的运动过程就决定了事物发展各个阶段的安全状态。

以冒顶为例:在开巷过程中,破坏了掘巷前围岩应力的平衡状态,巷道围岩压力重新分布,出现应力集中和巷道周围的极限平衡区。新掘出的巷道顶板下沉速度最大,顶底板日相对接近速度几毫米至几十毫米不等,但很快掘巷引起的围岩应力趋于稳定后,巷道表面围岩顶板的变形速率也趋于稳定。由于煤岩一般都具有流变性质,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围岩变形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顶底板日相对接近速度在0.5mm以下,但当进入集中应力带或顶板周期来压后,压力高于顶板所能承担的极限压力时,顶板断裂下沉,发生冒顶事故。在安全流变理论中,纵坐标为反映冒顶危险程度的量。OA段为刚掘出新巷变形速度递减段,减到某一变形速度后,围岩以一较小的速度变形,当稳定一段时间后,围岩压力或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危险程度超过B这个屈服点,变形速度加快,发生冒顶。

4、试述我全科学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我全科学学科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着重研究重大恶性事故及多次重复发生的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

2)职业卫生工程的研究与应用,着重研究危害职工的尘肺病等职业病的预防及控制技术;

3)安全管理的研究和应用;

4)高技术应用及特殊环境中的安全技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