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芸婷 13321015
小时候我是由外公外婆带大的,从小,我的童年就不是听童话长大的,而是在他们对过去的叹息中成长。依稀记得外婆走路时小脚挪动的样子,依稀记得他们站在山坡上翘首盼望我们来时的神情,依稀记得妈妈告诉我,外公去世时外婆灰色的脸庞,他说想再看看外婆,可是那最后的一眼让他双腿发软,几乎无法站立……那时的我还在为学业奔波。我家的红色故事就是他们的人生。
外婆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生的人,如果说我们是吃蜂蜜长大的,那么外公外婆那个时代则是连红薯也没得吃,他们是真正吃苦长大的一辈。外婆就是一个集他们年代人所具有的优点的传统而善良的女人。外婆虽没受过教育,但她识大体明大理,聪慧勤劳,在家是真正的贤妻良母,在外口碑也非常好。外公是长子,更是责任重大。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听外婆讲故事,外婆偶尔提起她年轻的时候的事。在年代如何和地主阶级斗智斗勇的惊险经历,如何在灾难的年里苦熬的精打细算。外婆有儿女五个,上有父母侍奉,在贫穷的年代里,我想象不出外婆是怎样度过的。
老人家年纪大了,嘴也会变得琐碎起来,总是喋喋不休的提着从前的经历,他们经历的心酸、痛苦。我的外公是家里的长子,作为最大的大哥,他挑起了一家的责任,继承了富裕的家业,娶了我外婆这个富农家的女儿。可惜好景不长,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的农民也不再能安静的栖息。外婆的记忆很零散,她说仿佛记得从前躲避日军追杀的日子。村名们聚集在一起,找一个鬼子找不到的地方藏着,他们这叫“跑鬼子”。在“跑鬼子”的时候,正是我姨妈出世不到1年,他们躲在地下室,为了不让日本人发现,保住其他的孩子和自己的家人,外婆紧紧的捂住孩子的嘴。她说当安全时查看时,孩子的脸都是紫的,险些丧命。或许这是个比较悲伤的事情吧,可是她说起来的时候却没有什么伤悲,或许是那个年代,或许是时间的冲淡,就算是时光荏苒,一切都已如平湖之水了。
到后来,土地时期,一切的荣耀都没有了。外公家产被全部没收,连房子都没能保住,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都被拿走了。外公不得已带着妻子弟妹迁居到荒野之地,至今外公家的交通都不是很便利。土改时期,大家吃着大食堂,总是吃不饱,孩子饿得哇哇叫,可是那个年代就是这样的,孩子饿,大人也没有好日子过的。后来又经历了,苦的人只是更苦罢了。
他们经历了苦痛的一生,年老之时,但愿能颐养天年。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