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湖南景点导游词范文
2022-05-16 17:05:36 责编:娉婷
文档

湖南景点导游词是怎样的?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湖南景点导游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开场白,向大家打招呼以及简短的自我介绍即可,主要内容以介绍湖南的著名景点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为主,最后结尾表达美好祝愿。

  湖南景点导游词1

  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贺龙元帅的故乡--洪家关参观游览。贺龙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军事家,是中国人民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奋斗,出生入死,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丰功伟绩,为祖国的建设和国防的强大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不仅是桑植人民的优秀儿子,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杰出英雄。

  (贺龙故居)这是一栋坐北朝南、四扇三间的普通木房,原是贺龙祖父贺良仕于清道光年间修建的,后为贺龙的父亲贺仕道所继承。贺龙和他的姐姐、妹妹、弟弟都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由于他们家人口多,贺龙父亲将这三间房用木板隔成六间。正中一间为堂屋,门首红底金字匾额上的“贺龙故居”四个字为手书。堂屋前间过去是供奉家神和红白喜事用的厅堂,现在这里置放贺龙元帅身穿戎装的半身铜像。堂屋后面是退房,是贺龙姐姐和妹妹的卧室。左前间为火炕屋,冬天,全家人就在这间屋里生火取暖,来人来客,也都招呼在这里就坐。1916春,贺龙联络20个人就在这火坑屋里商量过袭击芭茅溪盐税局的事。后面半间是贺龙父母的卧室。当地有个习俗,认为堂屋是左边为大(也叫东头,但它不是表示方位的),应住长辈。客人来了,为表示尊敬,也请在这里就坐。堂屋右边前间是厨房,后面是贺龙和他弟弟贺文掌的卧室。凡卧室都陈列有木床、被褥、蚊帐、木箱、书桌、靠椅、灯盏架和女人做鞋用的竹篮、洗衣棒等各种常用器物。故居右边这栋房是骡马房,贺龙十多岁时为了谋生曾当过骡马客,在这里关养骡马。这是贺龙当年用过的马鞍、马鞭和斗笠。

  1919年,由贺龙祖父修建的这栋普通民房被反动“神后”烧毁,不久由贺龙父亲重修,到1925年又被当地反动团防陈策勋拆毁,只剩下槽门和一壁残墙。文化时期贺龙遭到诬害被,剩下的残墙也被捣毁,屋基被平整为稻田。现在的贺龙故居是1977年省县两级拨款,按旧居原貌修复的。1983年,湖南省将贺龙故居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龙一家为牺牲了五位亲人,在故居陈列的烈士有贺龙的父亲贺仕道、弟弟贺文掌、姐姐贺英、贺戊妹和妹妹贺满姑。

  贺龙父亲贺仕道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是最受当地人尊重的长者。他经常教育子女,鼓励他们不畏强暴,主持正义的有志之士。他认定贺龙的所作所为是为劳苦大众的,主动为儿子四处奔波,操心操劳。1920年,他为贺龙扩充军备遭当地反动势力和土匪袭击而牺牲。贺龙15岁的弟弟贺文掌随父同行,也被敌人捉住,用蒸笼活活蒸死。贺龙的姐姐贺英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巾帼英雄。当过湘鄂边游击司令,她率领游击队配合工农红军为创建湘鄂边、湘鄂西根据地作出了极大的贡献。1933年夏,贺英驻洞长湾遭敌偷袭,在掩护伤病员撤退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贺龙的二姐贺戊妹也是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献身。贺满姑是贺龙的妹妹,比贺龙小两岁,从小养成了勤劳勇敢,不畏强暴的性格。她参加贺龙和贺英领导的队伍,并组织穷人打土豪,烧田契等活动,后来回到洪家关担任了游击队长,1928年被桑植反动势力杀害。贺龙一家,堪称满门忠烈、名垂青史的家族。

  (贺龙桥)贺龙桥原名永安桥,是贺龙曾祖父贺廷宰首倡修建的,它是一座由石墩、木梁、骑廊组成的风雨桥。贺廷宰热心公益事业,见玉泉河“奔流湍急,道路为梗”,行人十分不便,于是决定修桥。由于他只是一个教私塾的文人,修桥工程艰巨,个人经费有限,“至斥腴亩以偿其负”。后来,贺龙的祖父贺良仕子代父劳,费尽心血,终于在1915年修建成功,深获远近乡邻称颂。

  1916年春,贺龙刀劈芭茅溪盐税局以后,就在这桥头成立讨袁民军,贺龙被推为总指挥。1928年春,贺龙、周逸群等为实现“分区割据”的战略部署,返回洪家关组织3000余人的队伍,又在这桥上宣布这支队伍为工农军。

  这座桥因人祸水患,屡遭厄运。1929年11月,此桥被反动团防陈策勋拆毁,1937年秋,当地群众集资重建。1940年5月被洪水冲垮,1950年10月桑植县拨款重修,1952年冬峻工,命名为“贺龙桥”。1998年7月23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再次将桥冲走,当年12月又由桑植县拨款重建。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桥就是按当年原貌修复的。

  (贺龙纪念馆)纪念馆与贺龙故居、贺龙桥成犄角之势,于1996年3月25日贺龙诞辰100周年之际竣工落成。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尊高大的立于鲜花丛中的贺龙铜像,他身着任副总理时的服装,向阔别几十年的家乡走来,深情地望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望着家乡的父老乡亲和前来参观的游人。

  馆舍占地9335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是一座融现代建材,仿古工艺和民族风格为一体的四合院式建筑。纪念馆三在环水,玉泉河、天在溪、鱼鳞溪绕馆而过。平面图近似一把巨型菜刀,隐寓贺龙当年两把菜刀。大门上首的墨色大理石匾额上,是亲笔题写的“贺龙纪念馆”几个烫金大字。馆内设有贵宾休息室、音像放映厅和展览陈列室,共展出贺龙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337幅,文物文献138件。纪念馆除了对游人开放,还辟为省、市青少年进行传统教育的基地。

  下面,我们分展室按五个部分参观和讲解。

  第一部分  执着的救国救民抱负

  1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桑植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家族,在这里艰苦地渡过了当佃户、赶骡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他目睹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困苦,因而,从小就立下了救国救民之志。在辛亥的影响下,1916年他刀劈盐局,夺取支,响应蔡锷讨表;1923年,他驻军四川涪陵,扣押了为北洋军阀运送军火的日轮“宜阳丸”,缴获全部军火;1924年,在沅陵,他炸毁了英国人侮辱中国的“辰州教案”石碑,表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1925年,在澧州,他致电声援“五卅”惨案,捐款3000银元资助上海工人和学生。同时,在九澧赈济灾民,劝种杂粮,兴办教育,恢复平民工人,整修道路等,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工作。

  1926年,他率师北伐,是“战绩最大,声威最高”而“异常奋勇”的“钢军”,成为著名的左派名将。贺龙之所以如此,除了他英勇善战的军事指挥才能外,最重要的是他接受了一大批党员并委以重要职务,促使的政治、军事素质大大提高,因而声名远播。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宁汉合流,蒋汪携手,进行大肆“清党”活动。担任第20军军长的贺龙却以扩编为名,招由了许多党员和工人纠察队。

  第二部分  卓越的无产阶级军事家

  1927年,处于危急关头,着手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决定在南昌举行,以的武装反抗反的武装。贺龙受党的委托,担任总指挥,胜利地指挥了南昌,开始了中国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新时期。南昌军南下失利失,贺龙由上海返回湘西,创建了红四军,组成了红二军团,担任军团长,开辟了湘鄂西根据地,进行土地。尔后,又与红六军团一起开辟了湘鄂川黔根据地,贺龙任军区司令员兼湘鄂川黔边委员会。在长征途中,于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到达陕北,为了实现国共合作抗日,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贺龙任师长。他率部东渡黄河,挺进冀中,与日军激战,声威大振。各报称他“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日寇投降后,他征战大西北,迂回大西南,为全中国立下不朽功勋。全国后,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百感交集,毕生的愿望实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三部分  杰出的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奠基者

  1952年,贺龙任国家体委主任。当时,全国没有一支健全的体育运动队,也没有一处象样的体育场馆,体育人才更是缺乏。他于是从机构设置,延揽人才,运动员选调、训练,体育场馆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在全国广大农村出现了“排球之乡”、“武术之术”、“足球之乡”、“游泳之乡”、“田径之乡”、“摔跤之乡”等等具有群众性和民族性的体育活动的新局面。各级体委还大办“业余体校”,培训了大骨干和人才。

  他在抓普及的基础上非常重视提高,要求向世界体育冲刺,把“东亚病夫”的帽子丢掉。他选定登山、乒乓球、羽毛球为突破口,相继夺得了世界冠军。当时,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关系的大门。

  1966年,全国有等级运动员1000万人以上,其中运动健将3392人,打破世界纪录145次,获得14项世界冠军。由于他对体育事业的独特见解,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以及杰出的组织领导才能,使新中国的体育事业突飞猛进,不仅洗刷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而且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行列迈进了一大步。

  第四部分  和国防建设的重要领导人

  1955年贺龙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他根据扩大会议决定,既抓建设,又抓民兵建设,既抓机关又抓基层工作。为强化武装力量,他视察了各军兵种,强调各军区领导的屁股要坐到人民武装方面来。1962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肆,中苏矛盾加剧,他主持工作,通过调兵遣将,迫使蒋介石放弃的冒险计划。同时他命令边防对入侵的印度,给予有力的还击。他在全军开展了大练兵、大比武的活动,深受党和毛等领导人的好评。

  1960年1月,贺龙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又以巨大的精力投入国防工业建设。当时,军工厂房、产品质量低劣,军品任务一再延误,飞机试制3年还交不出一架合格的产品,他便对全国重点军工企业进行检查指导,解决质量问题。他提出国防工业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体现了他对国防工业建设和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的远见卓识。经他几年的殚精竭虑,合格的飞机出厂了,中国第一颗原子试验成功了。我国不仅能生产核武器、火箭、导弹和航天器材等尖端武器和技术装备,实现了他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的愿望。

  第五部分  贺龙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贺龙同志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崇敬。他始终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足迹到处,都谱写着他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赞歌。他把自己的手杖赠给维吾尔族百岁老人买买提木沙;深入果农问寒问暖,和同农民一起劳动;与文艺界的演员握手联欢;他慰问在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陪同周总理出国访问,关心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等,都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的关爱。“”中,贺龙遭受林彪反党集团的陷害而含恨去世。1975年,为贺龙进行了彻底平反。在举行贺龙的骨灰盒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代表致悼词并慰问了他的家属及其子女。有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写文章、参观贺龙故居、题词等方式表达对贺龙的怀念。学校、体育馆以贺龙命名的不少,反映贺龙生涯的电影、电视剧多部。贺龙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其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存。

  湖南景点导游词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绝匾”。它早宋神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闩缝对榫,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挂在楼堂正中的这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最长的一副。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如果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阳楼二楼)

  一来到二楼,大家马上就发现在二楼也悬挂了一副《岳阳楼记》雕屏。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淬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将第八块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乐”字损坏。当地文士吴敏树闻讯后,用120纹银从渔民手中将雕屏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各位现在可以看到,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又过将近100年,岳阳楼再度整修时,地方用120块大洋从吴氏后代后中将屏赎回,挂在岳阳楼二楼,这才完壁归赵”。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也有100年历史了,当然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后代子孙,值得我们深思。

  (上三楼)

  现在我们登上了岳阳楼的三楼,楼堂正中悬挂着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的木刻雕屏,杜诗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这是19年秋天,毛从长沙乘火车返回北京途经岳阳时,在列车上即兴而书的。在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最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是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当我们站在三娄凭窗远眺时,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于楼时,得到的感觉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最后,请各位再抬头看楼顶。楼顶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层叠相衬,荷重承力,拱托楼顶,用伞形架传载负荷,和盔顶结构一样,这在我们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为了深化名楼,丰富景区内容,岳阳楼正在加快景区建设,并已作出规划。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岳阳来。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