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安徽概况导游词范文合集
2022-06-07 18:01:40 责编:李雨
文档

安徽概况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一起来看看小编的今日分享吧。

安徽概况导游词包括三个部分,首先介绍一下安徽的历史背景,让大家对安徽的过去有个简单的了解。然后详细介绍安徽的特色,比如著名景点、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等。最后可以说说对安徽的感受和喜爱,并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

安徽概况导游词1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繁华的步行街中段,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占地面积20_平方米,是合肥市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名人故居,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1998年,安徽省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自开放以来,以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合肥市的“十大景点”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选景点。

李鸿章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即“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生活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的基础上开放的,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李鸿章的故居位于合肥市淮河路的中段,李家的祖先由江西迁来合肥的肥东,自李鸿章这一代起开始发迹。李鸿章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其余五人也身居高位,在当时非常地显赫。他们聚族而居,深宅大院可以覆盖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李鸿章死后,他家的住宅和享堂历经百年变迁,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李鸿章故居李鸿章故居临街一进在五十年代分别被改建成淮河百货公司和其他商店,门面墙及内室作了适合营业性的改动。二至四进为皖北人民银行和安徽省人民银行使用数十年,由合肥市工商银行管理,当作宿舍。_中只因李鸿章故居已被改作它用,才得以幸存,使整体风貌维持了原状。但内部的一些珍贵用材、木雕等,被铲除变卖了。

李鸿章享堂和墓地在一九三八年五月是日本兵临合肥时遭到第一次毁坏,第二次是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时被破坏,享堂周围一带扩进工厂,享堂内的木材被拆去炼了铁,部分房间改做了工厂的办公室、幼儿园和库房。而墓地则被削平,尸首未留。一九八五年李鸿章故居和享堂才被一同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没钱修复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一九九七年十月,李鸿章故居才按照有关专家的设计方案进行修复、补齐、复原。

1999年

9月27日,李鸿章家族住宅修复工程竣工典礼暨“李鸿章生平展”、“合肥出土文物展精品展”开馆仪式隆重举行。合肥市领导李培元、、厉德才、张雪平等莅临,省文物局章家礼等亲往道贺。

10月14日,国家政协副李贵鲜视察了李鸿章家族住宅。视察中,他详细询问了住宅修复过程中的一些情况。

12月4日,原_副刘伯承夫人一行5人来到李鸿章故居参观。

20_年

景点美景3月,“九九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李鸿章故居复原陈列暨“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陈列获提名奖。

20_年

元旦期间,李鸿章故居推出了“李鸿章家族暨淮系集团”展览,此次展览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推陈出新,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国庆节期间,李鸿章故居推出了“李府-包公祠免费直通车”活动,使广大游客在游完一个景点后很方便地赴另一景点参观,此举促进了旅游文化的流通,开创了安徽旅游界的一个先例。

20_年

9月2日,李鸿章故居东侧土地规划设计讨论会在李府召开,与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等三家规划设计单位设计的三个建设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同意对有关方案再进行修改设计后报请有关领导和规划部门作最后的确定。

9月1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系师生40余人参观了李鸿章享堂,并就考古发掘、文物修复及保护工作同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

20_年

4月25日,原政治局,处,中纪委同志在省纪委主任杨多良,郭万清的陪同下参观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5月28日,浙江省,省会主任,副,吕祖善,省政协李金明,副乔传秀率领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前来李鸿章故居参观,郭金龙,王金山,孙金龙前往陪同参观。

5月29日,在市旅游局有关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澳门莲花卫视电视台工作组一行二人在李鸿章故居、李鸿章享堂拍摄反映中国民风、民俗的一组节目。

6月9日,王金山在孙金龙、郭万清等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李鸿章享堂。

12月31日,“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史料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20_年

9月1日,李鸿章故居进京推介。

9月15日,新安大讲堂走进李鸿章故居。本期讲座邀请了《李鸿章全集》的执行编委,著名近代史专家刘申宁教授做客。

12月28日,李鸿章故居程红馆长获安徽旅游“十大巾帼总经理”称号。

安徽概况导游词2

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黄山的美,首先就美在它的奇峰。这里竞秀,峰峰称奇,各有特色,各具神韵。黄山奇峰到底有多少,还没有一个确切数字。历史上先后命名的有36大峰、36小峰,近年又有10座名峰入选《黄山志》。这80多座山峰的高绝大多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其中莲花峰最高(18米),光明顶次之(1841米),天都峰排行老三(1829.5米),这三大峰和风姿独秀始信峰(1683米),是黄山的朋友,哪怕登上这四座奇峰中的一个,也算不虚此行了。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潇潇洒洒,铁骨铮铮。你能说不奇吗?其次是,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它们是黄山奇松的代表。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喜鹊登梅”、“猴子观海”、“仙人晒靴”、“蓬莱三岛”、“金鸡叫天门”等。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有的成景,有的是几个组合或同奇松巧妙结合成景。还些怪石因为观赏位置和角度变了,模样儿也就有了变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鸡叫天门”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鹊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换景的缘故。也还有些怪厂,在不同条件下看,会产生不能的联想,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如“猴子观海”又叫“猴子望太平”便是。

再说云海。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黄山云海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这可不是妄称,是有历史为证的。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黄海》。黄山的一些景区、宾馆和众多景观的命名,都同这个特殊的“海”有关联,有些景观若在云海中观赏,就会显得更加真切,韵味也更足了。这些也都证明,“黄海”这个名字是名副其实的。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黄山宾馆温泉,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峰涌出。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浴,不能饮;过云说它可以饮用,是不科学的。

其实,黄山温泉不止一处。在黄山北坡叠嶂峰下,还有一个温泉,叫松谷庵,古称锡泉。它与山南的宾馆温泉水平距离7.5公里,标高也近,南北对称,遥相呼应。这也够奇的了。不过因为它地处偏僻目前还未开发利用。

除了“四绝”之外,黄山的瀑布、日出和晚霞,也是十分壮观和奇丽的。

黄山,山高陂陡,溪流从高山峡谷中奔涌出来,从陡谷悬岩上飞落下来同,就形成瀑布。“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就是黄山温存的生动写照。黄山瀑布很多,最壮观的有“九龙瀑”、“人字瀑”和“百丈瀑”。

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各位朋友们,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欢迎你们和你们的朋友再次来黄山游玩。谢谢!

安徽概况导游词3

我来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那儿是个特别有古文化的一个县,因为那儿有座古城,叫“徽州古城”,在那儿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文化和智慧,还有我们歙县人的保护古文物的坚持力。

然而,在那儿的民风习俗,更是让人感到亲切,整个中国,每个省、市、镇,甚至是村,虽然都是过年,但每个都有每个的过法,在这儿我就来说说我们安徽是怎样过年的吧!

由于我去老家时,已经是快三十夜了,过了大年十一就回千岛湖了,我懂得大概也就是这段时间我们要干什么,所以只能讲这段时间啦……

这个腊八那天,是了解到的。在腊八那天,许多人都出嫁了,俗话说:“腊七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所以小孩子们追着婚车跑,为的就是得到一包喜糖。

在小年夜那天,家家摆着几张桌子,迎接四面八方来的客人,大家下午娱乐,直到三四点就开始吃晚饭了,当晚,是由小孩来放烟花的。

假如在那儿的乡村里迷了路,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不能这样称呼人家:“喂”、“哎”,必须先喊:“同志”、“朋友”、“老人家”,看见人家抱着孩子,要夸孩子:“胖”、“壮”,可不能说:“肥”、“重”。这是我们那儿的讳忌。

大年初一,是我们那个村里最热闹的一天了,因为家家都起得很早,为的是去看表演,在村里的小广场里,那里聚满了人,愿意演出节目可以自愿上去演,不管差不差,好不好,都是有奖品的。

我懂得就是这些了,希望大家能去安徽玩玩!

安徽概况导游词4

屯溪老街历史悠久,它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条河水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头发展起来的。今天屯溪老街所在位置,开始时只是一段尺形的“八家栈”,伴随着徽商的发展,屯溪老街不断趋向综合型的商业街,清朝康熙年间,老街已发展到“镇长四里”,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已俨然有“沪杭大商埠风”,其繁荣兴旺可见一斑。

老街从街东牌坊算起,向西绵亘1.5公里,路面全用浅赭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线条方正清晰,街宽度至7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数为两层楼面的砖木结构,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白色马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山墙前后长出房檐,店房廊庭前伸开阔,门楼窗棂、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挂灯,飘拂着的犬牙形字号旗幡,无不透溢一股浓郁的古风神韵。因而,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老街店面一般不大,但内进较深,有一连二进或三四进的,用天井连接,采光、通气、排水都用内向构建手法,形成“前店后坊”、“前店后库”、“前店后户”的特殊结构,更为老街增添了“老滋老味”。老街有老字号店铺数十家,其中“同德仁”,是清同治二年开设的中药店,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饮誉世界的“祁红”、“屯绿”,多集散于屯溪;“徽墨”、“歙砚”更是琳琅满目、“徽州四雕”(砖、 木、石、竹)产品及徽派国画、版画、碑帖、金石、盆景、根雕随处可见。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上展现它那迷人的风采,堪称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长廊。

老街的魅力倾倒了全国影视界。从北影《小花》摄制组“捷足先登”以后,全国几十家影视单位纷至沓来,连世界著名电影大师伊文思也从荷兰赶来“抢”镜采《风》。至今在老街拍摄的影视作品已逾百部。

安徽概况导游词5

牯牛降位于祁门与石台县交界处,是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黄山、清凉峰、牯牛降)之一,最高峰海拔1727.6米。因其峰顶有一黑色巨石,远看似一头大牯牛静卧而得名。

牯牛降是黄山向西延伸的支脉,与黄山有相似的山石结构和地貌地况。境内群山起伏,峰高涧深,森林茂密,怪石嶙峋,溪水常流,风景如画,堪与黄山媲美。尤为难得的是,牯牛降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地带,保留着十分完整的天然植被。有成片的原始次生林,境内地层古老,沟谷纵横,气候优越,植被繁茂,是我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重要典型地区之一。1988年5月,经批准,牯牛降自然保护区成立,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国家级的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也是华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群山雄崎,奇峰迭出,主峰海拔都在1727.6米。境内地质特征明显,集花岗岩地貌、新构造运动遗迹、新元古代青白口纪邓家组、铺岭组层型剖面等地质地貌为一体,加以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犹如一座和谐统一、内涵丰富的天然地学博物馆,因此,20_年3月牯牛降被授于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由于地质悠久,水资源丰富,加上地形复杂,人为影响极少,原始森林覆盖率高,造就了牯牛降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奇花瑞草遍布山上坡边,珍禽异兽往来其间,当地传有民谚:“三_大峰,七十二小峰,大汊三十六,小汊七十二,峰峰汊汊都有宝,只剩一处,还出灵芝草”。保护区内仅木本植物就有88科239属539种,占全省木本植物科的84.5%,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

以上就是小编今日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