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重吸收名词解释
2020-09-03 02:25:26 责编:小OO
文档


重吸收(reabsorption):是人体尿液生成过程中的第2个过程。人体代谢废物由血液运输到肾脏,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外,血浆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和尿素等经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进一步地吸收,称为重吸收。

重吸收的对象是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大部分的氨基酸、维生素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会被重新吸收到毛细血管中。无机盐中67%的钠离子和一定数量的氯离子被主动转运出去。99%的水会被重吸收。最终原尿仅有1%会成为尿液。

当饮水不足,吃的食物过咸或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会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作用在肾小管,集合管上,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

扩展资料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物质具有下列的特点。

一是选择性。一般说来,小管液中凡是对机体有用的营养物质都全部被重吸收,如氨基酸、葡萄糖等;凡是对机体有一定作用的物质,大部分被重吸收,如水分、Na+等(尿素也被重吸收一部分);凡是对机体无用(甚至是有毒害)的物质,如代谢终产物肌酐、肌酸等,则完全不被重吸收。上述特点有利于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中各种成分的正常浓度。

二是有限性。肾小管对每一种物质的重吸收都具有一个极限,这个重吸收极限称为该物质的肾阈值(renal threshold)。当血浆中某种物质浓度过高时,小管液中该物质含量也过高,就可能超过该物质的肾阈值。主要原因是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所致。葡萄糖的有限重吸收与近球小管上皮细胞膜上有限的葡萄糖载体数目有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概述是什么意思专题名词解释专题霍桑效应名词解释专题人格名词解释专题标准误名词解释专题模式生物名词解释专题名词解释题专题市净率的名词解释专题怎么区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专题免疫名词解释专题底物水平磷酸化名词解释专题物质的名词解释专题特里芬难题的名词解释专题合理营养名词解释专题左联的名词解释专题乐府名词解释专题肾小球滤过率专题肾小管重吸收名词解释专题营养名词解释专题合理用药名词解释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