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读书高中作文范文精选
2022-05-08 20:14:31 责编:曾婕
文档


读书高中作文怎么写?要从哪些方面去写,一起来看看小编今天的分享吧。

读书高中作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明确本次作文的主题,叙述关于想要记录主题事项的具体情况(包括记录的对象、时间、地点等),然后就想要叙述的主题中印象深刻的事物进行详细描述(包括但不限于事情、人物、物品等)。最后总结关于叙述的主题事项的新收获或者新的感悟。

读书高中作文1

因为我有书籍,所以成长路上从未感到孤独。——题记

余余落晖,我爱一彩最美;涓涓潺水,我掬一片最清;回顾走过的树林,我独恋枫叶最红;回眸成长的足迹,我不忘有书籍陪我一路走过。

找一个悠闲的午后,捧一杯清幽的绿茶,翻开舒婷的《致橡树》,很短,细细品来却意味深长。我仿佛可以感受到这个女子浓浓的爱意和深深的倔强,她的爱,不是轰轰烈烈,而是细水长流。她不屑于攀龙附凤,却爱上了身处云端的他,她想做一株木棉,可以给他温暖的木棉,对她而言,那种“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才是她想要的爱情。而他与她相依,这才是她的欣慰。

翻开《呐喊》、《彷徨》的纸页,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千疮百孔的病态中国,更深深的感受到了一股红色的力量,我应该可以想到,鲁迅是以怎样的心情来写这两篇文章,有愤怒,有无奈,有感伤,更多的是向上的希望,他知道那时的中国是酣睡且彷徨的,他想要呐喊,他想要中国觉醒,他的心中还有希望,还有力量。透过厚重的纸页,我们不应该缅怀历史,我们更应该看看历史留下的教训。我懂得了唯有少年则强国强,而我们应竭尽全力让祖国的未来觉醒不再彷徨。这才是鲁迅先生的欣慰。

吹开《三国演义》表面的历史灰尘,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因为战争荒凉萧条的故乡,我仿佛看到了一代枭雄的坚强与不屈,我不知道曹操在火烧赤壁中大败于诸葛亮时心理是怎样的不甘与愤慨,我不知道在曹操垂垂老矣时面对大海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感慨时,除不屈的信念外,谁还能感受他心底的悲凉与叹息。愿大家再读曹操的诗词时,怀一种敬畏,因为他是值得尊重的英雄。这才是曹操的欣慰。

请原谅我孤独成性无药可医,请原谅我不善言辞不苟言笑,回首来时路,我真的很庆幸,因为有书籍的陪伴,才让我未曾感到孤单,一路品读,一路风景。

读书高中作文2

身边有这样的人,非常认真的读书,从头读到尾,是个特别喜欢读书的人,因为坚持的原因还是读了不少书。读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也没有自己思考的能力。我认为一个人只读书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子不管多少本书都不会有进步的。

因为还小,所以可能有点读不懂,比较深刻的书。例如《百年孤独》这本书,我记得有一次在打车的时候,司机师傅跟我聊到这本书。因为是业余工作,是司机师傅的话,我会觉得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滴滴司机。当我与同伴提起,我要把《百年孤独》这本书看完的时候,司机师傅明显惊讶,我这年纪,在看这本书。

司机师傅解读的非常深刻,从这本书,还说到了中国的近代史的状况。并且觉得我这个年纪,读懂这种书是一种难得。其实我并没有看完,所以我还并不是完全的懂。但是也觉得有些悲凉的感觉,但我相信不仅仅如此。

但是同样读完这本书的我的那位同学,却只是单纯的认为这一本书不怎么样,甚至有些恶俗。每个人都在说,都有自己的见解,我并不想去反驳他什么,只是我觉得,不要等我问他,问他看完书的感受之后,他才会思考自己为什么看这本书,知道这本书讲了些什么。而是在他读书的时候就应该去思考这些问题,只读书不思考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读的书多,你也不会懂的什么的,也许你懂的那些浅显的道理,但是你懂不了其他弦外之音,你也懂不了自己。

读书,是一件很平常普通的东西,却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我们拿出时间去看书,同时也是与书对话,不要一味地以为书只是书。

读好书,但不要只读书。

读书高中作文3

窗外,下起了雨。微风袭来,带来了阵阵凉爽。昔日奄奄一息的植物们也争相拥抱着雨滴,叶子也比以前更绿了,像抹了一层油似的。

我坐在窗前,拿起了书。可是手指刚碰到书的封面,便起了一阵烦躁。是啊,读书有什么用,这时候都定型了,再努力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我愤然把书扔在了一边,就随他去吧。看到杂乱的房间,心里更是烦躁了。于是很不情愿地去整理了房间。

整理到课外书的时候,突然看到了那本早已被我抛之脑后的书,那是一本《名人传》。它正被我遗忘在那个不显眼的角落,与世无争。我轻轻捡起它,灰尘覆盖在了它的脸上。我抹去灰尘,轻轻的打开了它,细心读了起来,沉浸在了书中的世界。

微风袭来,我早已浑然不知,因为我已经被书中的人物深深的吸引了。在那里,我看到了贝多芬在我的面前,他在弹钢琴,他是那么的陶醉。陶醉在他自己的钢琴世界里。一首名曲诞生了。我在背后叫他,可是他像是没听到我似的丝毫没有察觉到我的存在。我突然想到,他聋了!他聋了,我震惊了,一个残疾的人都知道坚守自己的理想,再大的困难都不怕,更何况我一个健全的人呢?我由衷的为自己感到羞愧。

回到了现实,脚早已冰凉,我却没时间顾及这些了。我捡起那本被我扔走的书,重新读了起来。

窗外,雨还在下。

读书高中作文4

尤爱这样的一些时刻,揽书入怀,与书为伴,读书的滋味,真好!

书籍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我则是河底沉淀的一颗卵石,看着它们在我头顶悄然飘过,享受着它们带给我的亲抚,这滋味儿,真好!

幼时,童话是一颗棒棒糖。

冬天的夜晚,我倚在妈妈怀里,一根棒棒糖握在手中。用舌尖舔一下,一丝甘甜打开了我的味蕾,也就在这时,妈妈的故事开始了,我的思绪,伴着那块糖,飘飞至异国他乡。在心灵花园里,我邂逅了那看怀表的兔子先生和迷路的爱丽丝;在小王子的星球,我拜访了那株最骄傲的玫瑰花;在寒冷的冬夜,我遇见了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一篇篇童话的滋味,就如根根棒棒糖,舔一口,回味无穷。

童年,古诗词是一杯橙汁。

上小学时,我喜欢在后院的葡萄架下,和妈妈一起欣赏唐诗宋词。每每此时总会给我倒一杯橙汁,喝一口,有酸亦有甜,如同古诗词,韵味无穷。战火北宋,你愁于国破家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却又怎一个“愁”字了得?悠悠大唐,你不屑于人间荣华富贵,笑吟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安逸于田间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离官仕生活,你自得其乐。

繁华与战火碾压住时间,唐诗宋词浸润着秦砖汉瓦。上明月有阴晴圆缺,下人间有悲欢离合。古诗词,如同一杯橙汁,韵味无穷。

现在,名著是一杯香茗。

安静的夜晚,窗外秋风萧瑟,屋内温暖如春。明亮的灯光下,沉浸在书香中,品着一杯香茗。那香味,与那或悠远或睿智的名著缠绕在了一起。“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他是诸葛亮,茅庐遁守数十载,大门未出便知天下事;他鞠躬尽瘁,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琴抚。江水滔滔。洗不尽一切英明百年身,世事沧桑,抹不去八卦前千古恨。“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帽金冠光映映。”他是孙悟空,五百年前扬起大旗,“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五百年后九九八十一难斩妖除魔。火眼金睛一身正气门,七十二变爱憎分明,好一个机智勇敢的猴哥。

名著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是我人生路上最好的指路者。

品尝着书的滋味,成长不再乏味。

尤爱这样的一些时刻,揽书入怀,与书为伴。读书的滋味,真好。

读书高中作文5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几乎都成为了现在我们这些学生的口号。每天早晨我们总会早早地赶到学校,直到下午放学后才离开。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都是除了学习外的事其他事一概不管。

其实我以前也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去学习的,可请问,这样的学习有意义吗?难道作为21世纪的主人,未来祖国建设的继承人。我们的生活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请看看历史,在我国历,明清两代就是因为“闭关锁国”,结果呢?结果换来的就是那长达百余年的侵略历史。

历史是惨痛的,这就是前车之鉴,莫非我们也要如此吗?我想你们可能会说:“但我们学习太累了!“我明白,我全都明白,但请知道,我也是学生,我得学习任务也不比他们少到哪儿去,但我却一直坚持每隔四五天就看看课外书,听听新闻。这又怎么说呢?我还不也是行吗?

要知道,前车之鉴不可犯啊!还有些同学就是光顾着读书,从不亲身实践一番。请看,早在南宋时期,陆游就曾教育他儿子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虽然朱熹也曾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的名句来告诫我们要多读书,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有这样的想法固然没错,但请想想,倘若我们一天到晚脑子里净想着读书,读书。却从不讲述中的内容将其带入生活中加以验证。那请问,你学的再多又有何用,说得不好听点的就是一堆废铁。可能我是说的太过激了,但事实难道不就是这样的吗?因此,我们要明白,在读书时我们不仅要细细品尝,还要把它加以“佐料”,这样才能将那书中的内容消化掉嘛。

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懂得“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这句话。要在我们的脑中多放几个钩子,这样才能把书中不懂的内容给钩进来,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遇到不懂不会的要知道请教别人寻求答案。不能一遇到不会的知识就将其避之门外,要懂得问。

只有我们学会了这些,那我们才是一个真正的祖国新一代人。朝着这个方向,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