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举一反三成语的意思及造句
2022-02-20 09:35:46 责编:小OO
文档


举一反三,汉语成语,拼音是jǔ yī fǎnsān,意思是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它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举一反三成语的意思及造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举一反三成语的解释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成语的近义词

融会贯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把多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理解。融会:融合领会。贯通:彻底理解。

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谦辞。比喻自己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触类旁通 [ chù lèi páng tōng ]

懂得了某一事物或道理从而懂得相关的其他事物或道理。

举一反三成语的造句

1、老师说如果懂得这些知识后,就可以举一反三地知道其他类似的知识。

2、想要了解本地行情,倒也不必货比三家,只要挑一家来问价钱,举一反三,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3、这小伙子很聪明,才学了点发动机的知识,就能举一反三,去修理汽车和拖拉机。

4、如果真正掌握了这一课老师讲的内容,那么你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原来这些招式,和他原来所学的拳法相近,更何况今遇明师指点,他更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进步惊人。

6、学数学、物理、化学也是一样,只要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7、家长更表示能够举一反三,应用于子女日常起居照顾上。

8、真正聪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来,举一反三。

9、峦头理气互扣,举一反三,环环相接。

10、小明学会了一种解题方法,举一反三,他又做会了好几道类似的题目。

11、我们做数学题应该学会举一反三。

12、学习中切忌死记硬背,应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13、对学过的知识,经常举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识。

14、是想着上京找人“摆平”,还是严肃处理、举一反三?

15、我们做题时要仔细认真的做,直道自己能举一反三。

16、这样,阅读古书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7、小明反应相当敏捷,只要老师教过的,他都能举一反三。

18、凡事能举一反三,正是他学习快速的原因。

19、由此可举一反三,拓展我们的视野。

20、我们学习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1、现代汉语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们就能举一反三,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

22、学习如同窥豹一斑,只要理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能做到举一反三。

23、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她在课堂上常常明知故问,以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24、一个富于创新精神的人,对所学知识会举一反三,敢于革故鼎新,善于古为今用,并且有群策群力的合作意识。

25、歷史虽然漫长,但兴亡之理如出一辙,举一反三,虽百代可知。

26、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开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7、他深入钻研,终于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

28、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9、学知识贵在举一反三,生吞活剥是没有用的。

30、只有学好基础知识,做到深根固柢,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