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艾叶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好处和禁忌副作用
2023-07-15 10:51:37 责编:小OO
文档


艾叶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好处和禁忌副作用

艾叶,来源于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相传古时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魔鬼横生,伤害百姓。钟馗善擒妖魔,为民除害,以菖蒲之叶为剑,以艾编织为虎,斩妖驱魔,使天下得以太平。人们为纪念他,五月初五家家门户遍插艾香。故古民谣云:“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百邪,鬼魅入虎口。”后人又将艾称为中医之草,以治百病。主产于安徽、湖北、山东等地。生品味苦、辛,性温。

补益功效

温经止血。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尤宜于妇科崩漏,以出血色淡质稀为特点。

散寒止痛。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尤善调经,为治妇科下焦虚寒之要药。表现为小腹部喜温,虚寒者喜按,实寒者拒按。

安胎。治疗妊娠妇女出现的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现代视角

化学成分:含有柠檬酸、龙脑等挥发油类成分。

药理作用:艾叶具有止血、抗凝、抑菌、镇咳祛痰平喘之效,艾叶油具有抗过敏性休克和利胆的作用。

食用方法

煎服:泽兰叶9克,艾叶6克,红糖30克。水煎,分2次服。每于经前3~5日开始服药,至经来药停。用于痛经。

煮汤:艾叶15克,老母鸡1只。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煮粥:干艾叶15克(鲜品3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将艾叶洗净,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水煎汁去渣。将粳米洗净,放入药汁内煮粥,加适量红糖即可服用。早、晚温热服食。

泡茶:将生姜、艾叶洗净,在保温杯中用开水泡15~20分钟服食。适用于血寒月经后期。

配方妙用

疟疾:表现寒多热少、口不渴、胸脘痞闷。艾叶30克,切碎,用文火煎2小时左右,过滤后取滤液,加入少许糖,与发作前2小时顿服,连服2天。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日久,畏寒肢冷。艾叶60克,红糖15克,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分3~4次服用。

寻常疣:用鲜艾叶擦拭局部,每天数次,直至疣自行脱落为止。

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将新鲜的艾叶20克,清水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300毫升,煎煮10分钟,放入新鲜鸡蛋2枚。再煮10分钟后取出鸡蛋,剥去壳,再放入艾叶汤内煮5分钟即可。有习惯流产病史者,月经超过3天就可服鸡蛋2只,艾叶汤15毫升,每日1次,服至以前流产日后15天。怀孕后有下坠感,腰酸腹痛,即服鸡蛋2只、艾叶汤15毫升,每日1次,服至症状消失为止。

急性乳腺炎:乳腺红肿热痛,局部出现肿块,有明显压痛。新鲜的野艾根9条,洗净切片放入锅中,加清水2碗,煎至1碗。取出药渣。然后煎鸡蛋1~2个,与药液1次服完,每日1剂。

产后小便不利:艾叶45克,研为极细末,装入纱布袋中,封口,蒸15分钟。趁热外敷小腹部,每日2次。

禁忌事项

阴虚血热者慎服。

艾叶中的挥发油可引起皮肤灼热潮红。

鉴别贮藏

以叶厚、色青、背面灰白色、茸毛多、质柔软、香气浓郁者为佳。

本品因含挥发油,不宜在日光下直接曝晒。吸湿后易发霉,甚至腐烂,故应防止受潮。在贮存时也不宜重压,以防止破碎。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