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这三味中药泡茶喝精力充沛 中药泡茶的功效
2023-07-15 10:50:34 责编:小OO
文档


中药泡茶的功效

人一旦到了50岁,身体机能逐渐衰老,老年健忘、眼花、筋骨酸痛都会有。虽然我们阻止不了衰老,但是可以让衰老的脚步慢一些,通过饮食及生活习惯来调节,改善衰老速度,保持精力。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这一种草药配伍,虽然说“50岁吃了像28岁”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不过,在针对40岁以后朋友的补肾安神、通络、提升精力、保持脑子灵光、脚腿灵敏等方面确实不错。

三味中草药泡茶喝精力充沛

远志5克,益智仁5克,伸筋草5克

喝法:洗干净,放杯里,冲水。一次冲开水泡上后,喝完再冲。不要没喝完水就再添,这样泡出来的水容易变味。

若是隔天喝,而茶杯里有异味,那就用自来水冲一下,把水倒掉留着药材,重新用开水泡,效果是一样的。

下面的前两味药,在药书中的功效是增加智慧,治头昏,精力不济。最后一味药材是解决老年人腿脚不灵的筋缩问题,它能让人腿脚灵便。三个药材对于老年人头脑、智力、运动力的保障来说都是宝贝。

1.远志

交通心肾,开窍祛痰

性微温,味辛,归心、肾、肺经。远志可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

远志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之佳品。

2.益智仁

保下路

性温,味辛,入脾、肾经。有补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摄涎唾功效。用于下元虚冷、不能固密所致的遗精、早泄、尿频、遗尿及白浊等症。

3.伸筋草

补骨、活络、腿脚好

性温,味苦辛,入肝、脾、肾三经。伸筋草为石松科草本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因有舒筋活络作用,而得此名。

伸筋草还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功效,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是一味主治中风后,偏瘫及瘫痪侧手足拘挛之因络脉不通问题的药物,外用可对付跌打扭伤肿痛。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唐云老师评价:

远志、益智仁、伸筋草,这样的组合起到补肾安神通络的作用,按中医的机理推论是有一定的调养作用,可以引用。

有了好茶生活习惯也要跟上

1刷牙洗脸擦身

别小看这个习惯哦!睡前刷牙比早晨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且有利于保护牙齿,对安稳入睡也有帮助。

电视看完后,洗洗脸、擦擦身,以保护皮肤清洁,使睡眠舒适、轻松。

2梳头通脑

古医家探明头部穴位较多,通过梳理,可起到按摩、刺激作用,能平肝、熄风、开窍守神、止痛明目等。

早晚用双手指梳到头皮发红、发热,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和记忆能力,促进发根营养,减少脱发,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3洗(搓)脚祛病健身

民谚曰:“睡前烫烫脚,胜服安眠药”、“睡前洗脚,胜服补药”、“养树护根,养人护脚”等等。

国外医学家把脚称为“人体第二心脏”、“心之泵”,十分推崇脚的保健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若能养成每天睡觉前用温水(40~50℃)洗脚、按摩脚心和脚趾,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阴阳恢复平衡状态的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更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4散步

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很好的保养。

躺下后不看书报,不考虑问题,使大脑的活动减少,较快进入睡眠。

5开窗通气

老年人应该每天给室内通风,新鲜的空气可以让老人头脑清醒,对身体也有好处。

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和空调房,更是应该通风,不过开窗通风的时间要短一些,睡觉之前要关紧窗户,这样可以让你睡眠的时间变得更棒。

同时老年人睡觉的时候一定不能用被子蒙头,对身体不好。

在人的一生的旅途中,50岁以后是一个充满幸福温馨的阶段,也是疾病多发的时段,但是只要我们关心健康,呵护好身体,就不会出大问题,小问题身体自己大多也能克服过去的!给同龄朋友、同学都看看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