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退避三舍的辞典简编版
2023-07-15 10:05:56 责编:小OO
文档


退避三舍的辞典简编版是:舍,古代行军时每三十里就停下来休息;三舍指九十里。退避三舍指为避免正面冲突或因害怕而主动让步逃避,不与对方相抗。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造句】那位老师因为面貌严肃,上课时又严厉,许多学生看见他都退避三舍,唯恐被他叫住训话。

退避三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退避三舍详细内容】

春秋时,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公子重耳遵守诺言,主动把后撤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二、引证解释

⒈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引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穀?”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后因以“退避三舍”表示退让,不敢与争。明叶宪祖《鸾鎞记·京晤》:“似你这般诗才,不怕杜羔不退避三舍。”《儒林外史》第十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

三、汉语大词典

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后因以“退避三舍”表示退让,不敢与争。明叶宪祖《鸾鎞记·京晤》:“似你这般诗才,不怕杜羔不退避三舍。”《儒林外史》第十回:“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矣。”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七章:“可是一碰到嘴巴不闲的吴教授,他却要退避三舍,再也轮不到他。”

四、其他释义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五、关于退避三舍的反义词

针锋相对  锋芒毕露  长驱直入  争权夺利  挺身而出  你追我赶  

六、关于退避三舍的成语

退避三舍  避退三舍  避君三舍  避军三舍  退徙三舍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退避三舍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