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随和词语意思
2023-07-15 04:38:37 责编:小OO
文档


随和的解释是:随和suíhé。(1)和顺,不固执己见。(2)随声附和。随和[suíhé]⒈和顺,不固执己见。例他随和的性格使他屈从了家里的做法。英easy-going;amicable;⒉随声附和。英echowhatotherssay。

随和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随和详细内容】

形容人态度温和而不固执己见。

二、网友释义

随和,指性情温和,容易相处;比喻人的才德优美。见唐·罗隐《酬寄右司李员外》诗:“犹把随和向泥滓,应怜疏散任天真。”

三、汉语大词典

(1).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张守节正义:“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宝也。”《楚辞·王褒〈九怀·陶壅〉》:“瓦砾进宝兮,损弃随和。”洪兴祖补注:“随侯之珠,和氏之璧。”后用来比喻高洁的才德。《汉书·司马迁传》:“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唐罗隐《酬寄右司李员外》诗:“犹把随和向泥滓,应怜疏散任天真。”(2).顺从;谦和。《红楼梦》第三回:“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规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随和些,接了茶。”《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周老爷一帮人见他如此随和,大家也愿意同他亲近。”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九:“他是一个心眼挺好,脾气随和,但有些懒懒散散,黏黏糊糊,老睡不足的汉子。”(1).应和;附和。《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偏偏就有我们这些不挣气的督、抚去随和,他们的洋钱不够使,我们又特地买了机器,铸出洋钱来给他们使。”邹韬奋《萍踪寄语》一○二:“一人先唱,众声随和。”(2).指应和、依附者。《汉书·梅福传》:“及山阳亡徒苏令之群,蹈藉名都大郡,求党与,索随和,而亡逃匿之意。”

四、国语辞典

随侯之珠和卞和之璧。二者都是珍美至宝。《楚辞.王襃.九怀.陶壅》:「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也作「隋和」。随和[suíhé]⒈随侯之珠和卞和之璧。二者都是珍美至宝。也作「隋和」。引《楚辞·王襃·九怀·陶壅》:「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反别扭固执⒉比喻人的才德优美。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材怀随和,行若由夷。」随和[suíhe]⒈性情温和,容易相处。引《红楼梦·第二二回》:「他们既随和,你也随和,岂不大家彼此有趣?」《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你的性子太耿直,也得随和些儿才好。」随和[suíhè]⒈随声附和。引《汉书·卷六七·梅福传》:「求党与,索随和。」反反对

五、关于随和的词语

随珠和璧  随声趋和  随声附和  和稀泥  随大流  

六、关于随和的造句

1、随和的人总是容易让人接近。

2、她见别人争长论短,也只是随和地笑笑。

3、人活着最大的乐趣,就是从痛苦中把快乐找出来。什么都追求好,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却不是最好的活法,你随和,生活才随和。生活,总让人不知所措。无关紧要,却能让心伤透,因为在乎;无所畏惧,却害怕悄然逝去,因为在心;无法预料,却一直在走,因为活着,因为信念。

4、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人的一生像木,要坚韧,意志须坚定;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人的一生像火,要热情,性格须开朗,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5、耳朵很随和,能听见许多声音;它又很偏执,无法接受噪音。

6、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随和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