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司马相关的词语
2023-07-15 04:31:06 责编:小OO
文档


大司马的相关词语是:文君司马、司马称好、司马青衫。

大司马的拼音是:dà sī mǎ。注音是:ㄉㄚˋㄙㄇㄚˇ。词性是:名词。结构是:大(独体结构)司(半包围结构)马(独体结构)。

大司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大司马详细内容】

官名。大司马[dàsīmǎ]⒈官名。

二、汉语大词典

官名。《周礼·夏官》有大司马,掌邦政。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西汉一朝,常以授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也有不兼将军号的。东汉初为三公之一,旋改太尉,末年又别置大司马。魏晋为上公之一,位在三公之上。南北朝或置或不置,陈但为赠官。明清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

三、国语辞典

职官名。周代为主掌武事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大司马[dàsīmǎ]⒈职官名。周代为主掌武事之官,汉代则为三公之一,后世也常以大司马称兵部尚书。引《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四、其他释义

武官名。始称于春秋战国,主军政、军赋,地位和权限与西周时的司马同。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与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共理军国事务。东汉初曾改称太尉。魏晋时为上公之一,位在太尉、司徒、司空之上,位显权重。南北朝时或置或不置。隋时废。明清时系兵部尚书之别称。

五、关于大司马的成语

青衫司马  司马牛之叹  司马昭之心  大马金刀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牛高马大  

六、关于大司马的造句

1、朝臣们认为以前大司马,有好多都死在任上,不吉,于是任命司马懿为没有实权的太傅,像萧何那样,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2、正如甘兄暂时也不打算为大司马效力一样,为大司马桓公竭智尽忠乃是我之本分,眼下北伐之举迫在眉睫,请恕韩某不敢从甘兄所请。

3、元狩四年,二位大司马衔命破匈奴于漠北,驱奉良马十四万匹,株钱过亿,粮无数,致使库无赢财,府无良马。

4、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为大司马、汉中王。

5、结合历史来看,刘贺被扶为皇帝时,大司马霍光威势很重。

6、曾祖陶侃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但因早年孤贫,被讥骂为“小人”。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大司马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