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农的其他释义是:1.官名。秦置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时称司农寺卿﹐隋唐以后所置略同。元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明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大司农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大司农详细内容】
官名。秦置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
二、引证解释
⒈官名。秦置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时称司农寺卿,隋唐以后所置略同。元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明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三、网络解释
大司农大司农是汉朝廷管理国家财政的官职。秦及汉初,设治粟内使管理国家财政,汉景帝改治粟内使为大农令,武帝又改为大司农。大司农下辖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分别负责掌理粮食库藏,物资供应,物价调节,国库出纳,皇帝亲耕田等事务。此外盐铁专卖业务亦属大司农主管。元代也在朝廷设大司农,但其职权仅负责农桑水利事。清代俗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
四、汉语大词典
官名。秦置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时称司农寺卿,隋唐以后所置略同。元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明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五、关于大司农的词语
六、关于大司农的诗词
<<《锁窗寒·为梁大司农悼亡》>> <<《守封川·桐乡汉有大司农》>> <<《挽先兄维曼大司农》>> <<《沁园春·题孔释抱送图。贺大司农梁公两举丈夫子》>>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