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嗣子辞典修订版是什么
2023-07-15 04:31:14 责编:小OO
文档


嗣子的辞典修订版是:承继王位的嫡长子。《汉书.卷三.高后纪》:「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他人之子承继为自己的儿子。

嗣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嗣子详细内容】

1.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2.旧时称嫡长子。3.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嗣子[sìzǐ]⒈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⒉旧时称嫡长子。⒊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参阅《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抚养嗣子》。

二、综合释义

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左传·哀公二十年》:“赵孟曰:‘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曰:“好恶同之。”今越围吴,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杜预注:“嗣子,襄子自谓。”《史记·五帝本纪》:“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高庙,世世勿絶,嗣子各袭其功位。”清侯方域《云起楼记》:“昭烈谓诸葛亮曰:‘嗣子如不可辅,君自取之。’”旧时称嫡长子。唐韩愈《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子四人:嗣子光禄主簿纵,学於樊宗师,士大夫多称之;长子元一……次子景阳、景长,皆举进士。”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嗣子》:“又﹝昌黎﹞《节度使李公墓誌铭》云:公有四子,长曰元孙,次曰元质,曰元立,曰元本。元立、元本皆崔氏出。‘葬得日,嗣子元立与其昆弟四人请铭於韩氏。’昌黎所谓嗣子,与《汉书》正同,皆所谓嫡长子也。盖庶出之子,虽年长于嫡出,而不得为嗣子。”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参阅《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抚养嗣子》。

三、网友释义

嗣子是一个词语,拼音是sìzǐ,释义为有继承权的嫡子的自称。在中国封建宗法家族制度下,男子无子者可以选定同宗辈分相当的男性为嗣子,以传宗接代、承继祖业,此即为立嗣或“过继”。承继人称为嗣子或“过继子”,立嗣人称为嗣父母或“过继父母”。嗣子与嗣父母之间发生拟制血亲关系。嗣子取得嫡子的法律地位,有继承宗祧、继承遗产的权利。

四、其他释义

1.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2.旧时称嫡长子。3.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嗣子'。参阅《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抚养嗣子》。

五、关于嗣子的造句

1、由于人口众多,婚姻有缓急,出生有先后,嗣子有长幼,错综复杂,于是产生按辈行取名字的办法,严格次序,分清昭穆。

2、大臣们提出的最佳方案,是由他的大伯父即道光长子奕纬之孙溥伦作为他的嗣子,由其即位。

3、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4、这样,你死了就有儿女送终,就有嗣子继承了。

5、自己是嗣子,对家族的财产,拥有第一继承权,而陈阡再能干,也只是一个庶子。

6、大名不可与嗣子居于一处,信长公本能寺之变父子同时身死,便是前车之鉴。

六、关于嗣子的英语

heritor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嗣子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