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听事汉语大词典
2023-07-15 04:58:24 责编:小OO
文档


听事的汉语大词典是:(1).谓听命行事。《礼记·少仪》:“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孔颖达疏:“童子未成年,虽往适它丧,不敢以成人为比方,但来听主人以事见使。”《左传·襄公三十年》:“穆叔问王子围之为政何如。对曰:‘吾侪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于戾,焉与知政?’”(2).犹治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汉书·宣帝纪》:“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3).厅堂。官府治事之所。后亦指私宅大厅。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郴还听事,思惟良久。”《晋书·陶侃传》:“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馀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资治通鉴·晋悯帝建兴二年》:“勒升其听事,浚乃走出堂皇,勒众执之。”胡三省注:“中庭曰听事,言受事察讼于是。汉晋皆作听事,六朝以来乃始加‘广’作‘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江苏藩署听事县一额云:报朝廷某事,荣父母某事,宽百姓几分,爱子孙几分。”。

听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听事详细内容】

⒈谓听命行事。引《礼记·少仪》:“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孔颖达疏:“童子未成年,虽往适它丧,不敢以成人为比方,但来听主人以事见使。”《左传·襄公三十年》:“穆叔问王子围之为政何如。对曰:‘吾儕小人食而听事,犹惧不给命,而不免於戾,焉与知政?’”⒉犹治事。引《史记·秦始皇本纪》:“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羣臣受决事,悉於咸阳宫。”《汉书·宣帝纪》:“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癸亥晦,日有食之,避正殿,寑兵,不听事五日。”⒊厅堂。官府治事之所。后亦指私宅大厅。引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郴还听事,思惟良久。”《晋书·陶侃传》:“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餘雪犹湿,於是以屑布地。”《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勒升其听事,浚乃走出堂皇,勒众执之。”胡三省注:“中庭曰听事,言受事察讼於是。汉晋皆作听事,六朝以来乃始加‘广’作‘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江苏藩署听事县一额云:报朝廷某事,荣父母某事,宽百姓几分,爱子孙几分。”

二、网络解释

听事听事,指处理政事;也作“厅事”。语出《礼记·少仪》:“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

三、国语辞典

治理政事。《汉书.卷八.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也作「听政」。听事[tìngshì]⒈治理政事。也作「听政」。引《汉书·卷八·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听事[tīngshì]⒈处理政事,判断是非曲直。引《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⒉官府治理政事的大堂,私人住宅大厅也沿用此称。南朝宋·刘义庆也作「厅事」。引《世说新语·政事》:「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四、其他释义

1.谓听命行事。2.犹治事。3.厅堂。官府治事之所。后亦指私宅大厅。

五、关于听事的词语

言听事行  耳听八方  公听并观  骇人视听  计行言听  

六、关于听事的诗句

无多听事  耳有姻缘能听事  听事先落成  近来从听事难得  听事临堤满夕岚  君尝听事嗟罪孥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听事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