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怎么让孩子长得更高
2023-07-15 05:04:01 责编:小OO
文档


按摩是我们大中华传统中医最为基础的养生活方法之一,通过对人体的各个穴位的按摩,让通往人体内脏按钮通过局部按摩促进身体的生理效应,达到调节人体免疫机能,刺激脑部促进器官的反应,进而让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增强,促进生长。

传统中医在转骨发育期讲求的是把握黄金时期,除了透过饮食调理外,每日按压身体上的穴道,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刺激生长点!

按摩的基础手法

促进成长的穴位大都位于手部和小腿两大部位,父母平常在生活中有空档时可多找机会多进行按摩,除了可加速血液循环,对于孩子心灵的成长也颇有益处。有研究指出,妈妈与孩子透过身体接触,会产生快乐的荷尔蒙,诱发出快乐的氛围及情绪,使得亲子之间产生一种信赖与安定感,促使压力放松。

每天花个10分钟,把时间空出来,来个放松的「亲子按摩时光」,透过妈妈温柔的双手,经由简单的经络穴位按摩下,来帮助孩子成长,每天10分钟,享受亲子间的肌肤之亲加强成长按压,对于情绪发展、提升免疫力都有很好的助力哦!

举例来说,按压脚底的涌泉穴,就是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重要穴位。如同我们鼓励小朋友要多运动,也是有刺激效果之意。按压头顶的百会穴,则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脑袋会更灵光哦!

准备按摩吧!

按摩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妈妈的手和适量的乳液或按摩油。穴位按压时着重于穴位的刺激,必要时可借助笔状物品做为按压。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最好能反覆进行3分钟。每次按压5~10秒。按摩时可涂些乳液可减少皮肤的摩擦,理想的时间,可选洗澡后或睡前孩子较为放松的时间点,也有助于加强孩子的睡眠安稳度!

如何找穴位

爸妈常会担心,这样按会有效吗?有按到穴位吗?找穴位不用太紧张,中医「有离穴不离经」之说,只要在相对的位置上,按压时会出现酸、麻、胀的感觉,重则有痛的反应,这样以就有效果。

穴位和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皆有连带关系,藉由按压来刺激经络,可改善循环及促进新代谢,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长高穴位

★百会穴

位置:人体最高的养生大穴,是手足三阳、督脉及足厥阴众多经脉交会处,故称为百会。位于头顶正,左右两耳尖延伸向上至头顶正中的线,与眉间中心往上直线的交会点。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轻轻按摩,以旋转揉压方式至酸胀20次,休息后再一循环,共3循环。

功效:直接对应脑下垂体,可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对于头痛、眩晕及健忘很有助益。老人家常按还可预防老年痴呆及高血压。

小提醒:念书念累了或使用电脑头昏脑胀,眼睛酸涩,轻敲百会穴,也会使你神清气爽喔!

★涌泉穴

位置:为足少阴肾经第一穴位,又称为「长寿穴」,位于足底,脚底五指用力弯曲,凹处即是。与头顶的百会穴相互呼应。

按摩方法:

1.可利用笔或较硬的球类来按摩、滚动。或是直接握拳敲打,也可使用拍痧棒。

2.以大拇指按压涌泉穴,按压至有酸疼感为宜,双脚各按20次。

功效:肾为先之本,因此敲打此穴,有滋阴益肾强化身体机能,促进肾经充沛,加强生长发育,如同刺激成长板,来帮助孩子强筋壮骨和助眠。

小提醒:涌泉穴刺激效果较强,建议在按摩时力道可由轻渐重,以免感到不适哦!

★合谷穴

位置:位于大姆指食指相会合之处,状如深谷,故名合谷,又称为「虎口」。最简单的取穴方法,将拇指、食指合拢,肌肉最高处就是。属手阳明大肠经,是该经原穴,也是全身反应最大的刺激点,具回阳救急之用。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按压至有酸疼感为宜,双手各按20次。或利用笔杆或按摩棒做为按压的辅助工具。

功效:帮助孩子增强免疫力,并可活化甲状腺激素和成长激素的分泌。

小提醒:按摩时可下压后用力稍偏向食指,酸麻胀痛的感觉会更明显,代表压的位置更正确喔!

★神门穴

位置:位于手腕横纹内侧靠近小指的那一侧,约在腕关节凹陷处,是掌管心脏的中心气潜藏与释放的穴位。

按摩方法:以食指按压至有酸麻疼感为宜,按的时候,可以默数10秒,再休息5秒,这样为一回。一次可按到10~12回约3到5分钟。现代人压力大,可以多按此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功效:安定神经,镇静放松改善失眠现象,帮助生长激素良好分泌。有调节自律神经,增加记忆力的功效。

小提醒:可搭配百会穴一起按压喔!睡前轻按,入助入眠,释放压力。

★足三里

位置:此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将四指并拢,放在外膝眼正下方,小指下方与小腿骨外侧交界的凹陷处。是胃肠经络中很重要的一个穴位。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按压足三里穴,按压至有酸疼感为宜,每次按压5~10秒,双脚各按20次。

功效:在《四总穴歌》中:「肚腹三里留。」经常按压,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补脾健胃,促进消化吸收。若有便秘的情形,可以往下按。

小提醒:足三里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按了以后一天可以走三里路。按压能缓解膝腿疼痛,对于下肢容易疲劳、没办法走路的人,按压后还可以让双腿变得比较有力喔。

★三阴交

位置:位于内踝上三寸,小腿内侧、脚踝骨上四指宽处,胫股内侧、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按压穴位,按压至有酸疼感为宜,双脚各按20次。

功效:此穴也有助于女性月经调理,缓解经痛。每天晚上7点之前多按此穴,可以让女生的气血畅通,也比较好入睡。

★中脘下脘

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小腿内侧、足内踝上四指宽处,胫股内侧、后方凹陷处。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按压穴位,按压至有酸疼感为宜,共按揉20次。

功效:刺激肠道蠕动、缓解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