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番皂的基础解释
2023-07-15 07:27:39 责编:小OO
文档


番皂的基础解释是:番子。

番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番皂详细内容】

即番子。番皂(番皁)[fānzào]⒈即番子。

二、引证解释

⒈即番子。参见“番子”。引明沉榜《宛署杂记·铺行》:“兵马、县官如纵容番皂誆骗,不行严加禁治,该府及巡视衙门参奏处治。”

三、汉语大词典

即番子。明沈榜《宛署杂记·铺行》:“兵马、县官如纵容番皂诓骗,不行严加禁治,该府及巡视衙门参奏处治。”参见“番子”。《汉语大词典》:番子  拼音:fānzǐ(1).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威仪尽识汉君臣,衣冠已变□番子。凯歌还,欢声载路,一曲春风里。”《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始者,蒙古番子尚红教,宗喀巴者为观世音化身,学红教于萨迦庙,而忽归黄教。”(2).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明代役长称档头,下有番子数人为干事。清代番子,由协领官统率,归刑司指使,司缉捕刑杖。另有户司番子,司照料贡物。《金瓶梅词话》第九五回:“说平安儿小厮,偷了印子铺内人家当的金头面,还有一把镀金钩子,在外面养老婆,吃番子拿在巡检司拶打。”《明史·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左证符牒,贿如数,径去。”《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晁大舍也不消掩藏,唐氏也不用避讳。只是瞒不过那两个女番子的眼睛,从新又步步提防起来。”参阅清西清《黑龙江外记》卷三。

四、其他释义

1.即番子。

五、关于番皂的成语

牛骥同皂  三番四复  肥皂泡  屡次三番  番来覆去  三番两次  

六、关于番皂的词语

牛骥同皂  三番四复  肥皂泡  番窠倒臼  三番五次  指皂为白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番皂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