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膻中的注音
2023-07-15 07:54:22 责编:小OO
文档


膻中的注音是:ㄉㄢˋㄓㄨㄥ。

膻中的拼音是:dàn zhōng。结构是:膻(左右结构)中(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1.中医名词。指胸腔心包所在处。2.针灸穴位名。膻中[dànzhōng]⒈中医名词。指胸腔心包所在处。⒉针灸穴位名。引证解释是:⒈中医名词。指胸腔心包所在处。引《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王冰注:“膻中者,在胸下两乳之间,为气之海。”《灵枢经·胀论》:“夫胸腹者,藏府之郭也。膻中者,心中之宫城也。”⒉针灸穴位名。引《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胸腹部主病针灸要穴歌》:“膻中穴主灸肺痈,咳嗽哮喘及气癭。”。网络解释是:膻中别称元儿、胸堂、元见、上气海,出《灵枢经脉》中。属任脉,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在胸骨体上,有胸部(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气喘、噎膈、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烦、咳嗽。操作方法为平刺0.3~0.5寸。7、综合释义是:中医名词。指胸腔心包所在处。《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王冰注:“膻中者,在胸下两乳之间,为气之海。”《灵枢经·胀论》:“夫胸腹者,藏府之郭也。膻中者,心中之宫城也。”针灸穴位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胸腹部主病针灸要穴歌》:“膻中穴主灸肺痈,咳嗽哮喘及气癭。”。8、国语辞典是:中医上指:(1)?位于前胸正中,即左右两乳正中间的部位。(2)?位于膻中的穴道。多用以治疗咳嗽、哮喘等。膻中[dànzhōng]⒈中医上指:(1)?位于前胸正中,即左右两乳正中间的部位。(2)?位于膻中的穴道。多用以治疗咳嗽、哮喘等。9、辞典修订版是:中医上指:(1)位于前胸正中,即左右两乳正中间的部位。(2)位于膻中的穴道。多用以治疗咳嗽、哮喘等。

膻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膻中详细内容】

1.中医名词。指胸腔心包所在处。2.针灸穴位名。膻中[dànzhōng]⒈中医名词。指胸腔心包所在处。⒉针灸穴位名。

二、网络解释

膻中别称元儿、胸堂、元见、上气海,出《灵枢经脉》中。属任脉,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在胸骨体上,有胸部(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气喘、噎膈、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烦、咳嗽。操作方法为平刺0.3~0.5寸。

三、汉语大词典

1.中医名词。指胸腔心包所在处。《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王冰注:“膻中者,在胸下两乳之间,为气之海。”《灵枢经·胀论》:“夫胸腹者,藏府之郭也。膻中者,心中之宫城也。”2.针灸穴位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胸腹部主病针灸要穴歌》:“膻中穴主灸肺痈,咳嗽哮喘及气瘿。”

四、辞典修订版

中医上指:(1)位于前胸正中,即左右两乳正中间的部位。(2)位于膻中的穴道。多用以治疗咳嗽、哮喘等。

五、关于膻中的词语

附膻逐腥  群蚁趋膻  附膻逐臭  蚁膻鼠腐  群蚁附膻  如蚁附膻  

六、关于膻中的造句

1、武旦宗手疾眼快,一指点中耶律文光膻中要穴,一指透力耶律文光脚一软昏迷过去,武旦宗将他五花大绑,驼在马上,自己也骑上马,一路向太行山扬鞭策马。

2、经络穴位丰胸推拿按摩中,最常点按的穴位包括胸部周围的膻中穴、乳中穴、乳根穴、中庭穴以及远离胸部的少泽穴、太冲穴、行间穴、足三里穴等穴位。

3、而按摩足三里穴、下合穴、上巨虚、肺俞穴、膻中穴等穴埋线可补土生金、扶正祛邪、清里解表,对缓解哮喘症状有一定疗效。

4、王海龙奇经八脉已经打通了两条,真气越发凝实,隐隐有液化的迹象,膻中穴位置黄色如月牙一样的光团,在内视中闪闪发光,这是内丹术的黄芽境界。

5、一般来说,肺系的病症取穴天突、膻中、双侧的膏肓俞、肺俞、肾俞等,达到补肺益肾、调和营卫的效果。

6、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脾俞、心俞、中府、膻中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膻中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