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尹的相关成语是:多许少与、寡见少闻、膏粱年少。
少尹的拼音是:shǎo yǐn。注音是:ㄕㄠˇ一ㄣˇ。结构是:少(独体结构)尹(独体结构)。
少尹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少尹详细内容】
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后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官名。指少詹事。少尹[shǎoyǐn]⒈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后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⒉官名。指少詹事。
二、网络解释
少尹唐代制度,凡州升为府者,其刺史称为府尹。
三、综合释义
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后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黎鸿甫﹞是福建的一个巡检,署过两回事……这位黎鸿甫少尹明知不得了,他便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带了一妻两妾三个儿子,逃了出来。”官名。指少詹事。《新唐书·百官志四上》“詹事府”原注:“隋废詹事府。武德初復置。龙朔二年曰端尹府,詹事曰端尹,少詹事曰少尹。武后兴宅元年改曰宫尹府,詹事曰宫尹,少詹事曰少尹。”少尹[shǎoyǐn]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少尹[shǎoyǐn]官名。指少詹事。
四、其他释义
1.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后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2.官名。指少詹事。
五、关于少尹的诗词
<<《贺庞少尹除太常少卿》>> <<《同韦少尹伤故卫尉李少卿》>>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 <<《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 <<《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美而谢之》>> <<《答尉迟少尹问所须》>>
六、关于少尹的诗句
公事闲忙同少尹 烦君为谢郭少尹 来护杨君少尹丘 来护杨君少尹丘 白以为其都少尹 三年少尹劳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