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面向对象在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的应用(dotNet)
2020-11-09 07:29:09 责编:小采
文档


面向对象在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的应用 (dotNet) 现在的应用程序很大一部分都是与数据库相关的程序,而写数据库程序会涉及到很多数据表,访问和操纵数据表构成了数据库应用程序最常见的动作,所以,编写出高效的程序对于程序员来说是不得不去考虑的。本文将讨论

面向对象在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的应用(dotNet)

现在的应用程序很大一部分都是与数据库相关的程序,而写数据库程序会涉及到很多数据表,访问和操纵数据表构成了数据库应用程序最常见的动作,所以,编写出高效的程序对于程序员来说是不得不去考虑的。本文将讨论这个话题,希望对读者朋友有所裨益。

面向对象是当今程序界的普遍编程思想,他具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封装、继承和多态。继承对于代码的复用非常有效,多态则是指函数(方法)的多种形态,可以通过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来改变对象的行为,在面向对象编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也许使用例子最能表达这个思想。

比如,我们要写一个简单的论坛程序,经过分析,可以得出需要下面的表:用户表(Users)、版块表(BBSBlock)、回复表(Reply)、主题表(Topic)等(为了方便代码的继承,我把所有表的id号都设成相同的名称:id)。对于这些表,都有一些相同的操作:浏览,删除,添加和修改。那么,我们是不是对每个表都写对应的方法来实现呢?显示,这种方法是笨拙的。而继承,在这里就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思想是:写一个父类,把这些基本的操作写好,然后,将每个表抽象成一个类,并继承刚才创建的父类,此时,所有的子类都具有这些基本操作了。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父类:

public class DBBaseClass

{

protected string TableName;//表名

protected SqlConnection con;//连接对象

public DBBaseClass():this("Users")

{

}

///

/// 构造函数

///

/// 表名

public DBBaseClass(string TableName)

{

this.TableName = TableName;

if(con == null)

{

con = new SqlConnection("server=a-lzh;database=MissBBS;uid=sa;pwd=sa");

}

else

{

if(con.State == ConnectionState.Open)

con.Close();

}

}

///

/// 获取数据集

///

/// 如果count为0,则获取所有数据集,否则获取指定条数(从顶部)的记录

/// 返回DataSet

public DataSet Select(int count)

{

string sql;

if(count == 0)

sql = "select * from " + this.TableName ;

else

sql = "select top " + count.ToString() + " * from " + this.TableName + " oreder by id desc";

SqlCommand selectCmd = new SqlCommand(sql,con);

SqlDataAdapter adapter = new SqlDataAdapter();

adapter.SelectCommand = selectCmd;

DataSet ds = new DataSet();

try

{

con.Open();

adapter.Fill(ds,"BBSTable");

con.Close();

}

catch(Exception)

{

return null;

}

return ds;

}

}

在这个类中,我们定义了两个重载的构造函数和一个用来获取数据集的方法,同时,定义了两个作用很大的字段,一个是表名,一个是连接对象。当其他类继承这个类时,就不再需要再次定义表和连接对象了,最主要是的,这两个字段为我们更好的实现继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创建一个子类:Users。这个类是表Users的抽象:

public class User : DBBaseClass

{

///

/// 无参构造函数

///

public User():base("Users")

{

}

///

/// 构造函数

///

/// 表名

public User(string TableName) : base(TableName)

{

}

}

现在,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只是写了该类的两个构造函数,就具有返回表中所有数据集的功能了,因为该表继承了DBBaseClass。

同样,我们再写一个子类:Topic,该类是表Topic的抽象。

public class Topic : DBBaseClass

{

public Topic() : base("Topic")

{

}

public Topic(string TableName) : base(TableName)

{

}

}

User一样,该类也同样具有了返回所有数据集的功能。

实例化子类时,采用简单对象工厂设计模式,返回不同类型的对象。

public class Factory

{

public Factory()

{

}

public static DBBaseClass GetObject(string TableName)

{

switch(TableName)

{

case "Users" :

return new User();

case "Topic":

return new Topic();

case "BBSBlock":

return new BBSBlock();

case "Reply":

return new Reply();

case "BBSMaster":

return new BBSMaster();

default:

return new DBBaseClass();

}

}

}

下面来看一看如何使用:

User user = (User)Factory.GetObject("Users");

DataSet ds1 = new DataSet();

ds1 = user.Select(0);

Topic topic = (Topic)Factory.GetObject("Topic");

DataSet ds2 = new DataSet();

ds2 = topic.Select(0);

看完之后,您有什么想法?如果您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这种方法肯定会经常采用,如果您刚刚接触,理解这种思想还是大有好处的。

posted on 2004年08月19日 3:28 PM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