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塑化剂证实造成男性不孕
2023-07-15 04:17:17 责编:小OO
文档


在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所教授团队与不孕症门诊进行为期三年的研究后发现,塑化剂进入男性体内,会抑制睾固酮分泌,造成睾丸功能低下,使精子的成熟度、数量及活动性下降,导致男性不孕。

研究报告

该研究结果指出,塑化剂会抑制睾固酮分泌,影响功能,常吃塑胶袋包装的外食、喝宝特瓶饮料,或是沐浴乳、洗发乳、香水等高使用量者的男性,体内塑化剂浓度也相对较高,恐怕影响不孕。

教授团队完成第一个“塑化剂与男性不孕症”研究、也是全球第一个发现塑化剂会抑制睾固酮分泌,导致精液品质低下,其论文已在国际人类生殖期刊《塑化剂暴露影响男性成人睾丸功能》发表。此外,中研院及国家卫生研究院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日前也发表一项经过20年长时间追踪的研究报告,指出若经常接触塑化剂产品,女性罹患乳癌的风险将增加9成,机率也会提高至2.4倍!塑化剂对健康影响重大,因此,我们生活中应该时时“防塑”,毕竟有毒物质一旦进入人体,就难以完全排出,形成不可逆的伤害。

医院妇产科提供民众“5少”减塑原则,分别是:少塑胶、少香味、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药品、少吃加工食品、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

如何远离塑化剂

“少塑胶”

1.少用塑胶杯装咖啡等饮料,最好用304不锈钢杯(一体成形、无焊接者佳),或是白色马克杯、瓷杯、玻璃杯取代;

2.避免使用塑胶袋、塑胶盒盛装热食,微波加热最好使用玻璃制品或瓷制餐具(在便利超商购买的食物亦然),微波时也尽量不要以保鲜膜覆盖。已故毒物专家林杰梁曾为文建议,若无法改以其他容器加热,应该将微波时间减半,不宜彻底将食物“完全加热”,而是将食物“适当加温”。若万不得已必须使用保鲜膜,应距离食物2公分以上,且避免用于油腻食物。

3.若家中有幼儿,应该少让幼儿在塑胶巧拼地板上活动,尤其是触摸巧拼之后拿东西吃;为幼儿购买玩具、奶嘴时应慎选“不含塑化剂”的产品。

“少香味”

指的是避免使用含香料的香水、口红等化妆品,乳霜等保养品,或是洗发精、香皂等个人卫生用品。

“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药品”

药品为防止碎裂及被胃酸破坏等原因,可能也会添加塑化剂,若非必要应避免食用保健食品或药品。

“少吃加工食品”

由于研究指出天然食品有助于排出塑化剂,减少食用加工、人造食品是最安全的。

“少吃动物脂肪、油脂类、内脏”

毒物专家林杰梁曾表示,塑化剂等环境荷尔蒙有2个特点:以脂溶性型态存在、会在食物链中累积,因此避免食用高油脂的食物,例如红肉、油炸食物、饼干蛋糕等,可减少接触环境荷尔蒙的机会。也因为环境荷尔蒙会经由动物肝肾代谢,少吃动物内脏同样可以达到防塑效果。塑化剂似乎在生活中无所不在,该如何避免接触和吃下可怕的化学毒素呢?毒物专家林杰梁也曾为文建议防塑“5多”,包括“多喝水”、“多吃高纤维食物”、“多吃各色当季蔬果”、“多吃大豆食品”。

如何预防塑化剂威胁

“多喝水”

由于塑化剂等有毒物质必须经由肾脏、肝脏代谢,喝水可以增强肾脏代谢解毒的能力,因此可说是最省钱又健康的饮料。

“多吃高纤维的食物”

许多人知道胆汁有助于分解食物,却不知道胆汁也负责带走肝细胞代谢完的废物,若蔬果、杂粮、豆类等高纤维食物摄取不足,会导致粪便的量不足。若粪便的量不足,胆汁被排出体外的量就会减少,代谢的废物就会被留在体内,造成累积。因此,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可以帮助代谢体内的有毒物质,维护体内环保。

“多吃各种颜色的当季盛产蔬果”

研究指出蔬果具有的抗氧化力有助于缓解塑化剂的毒性。除了富含维生素C的柠檬、香蕉,含茄红素的蕃茄、西瓜,有胡萝卜素的木瓜、南瓜、蕃薯,含花青素的葡萄、李子、紫甘蓝,以及含叶绿素、叶黄素的深绿色蔬果,都是优质选择。

“多打扫、多洗手”

由于塑胶制品加热会使塑化剂挥发出来,容易诱使儿童气喘发作,应尽量用吸尘器清扫家中地板。孩童及孕妇都要避免使用含塑化剂的用品,孩童玩完玩具也应该勤洗手,避免吃下塑化剂。

“多吃大豆类食物”(女性应特别注意)

塑化剂具有类似女性荷尔蒙的作用,医学研究显示,多食用黄豆、毛豆等大豆类食物,可以降低塑化剂增加女性罹患乳癌的风险、预防女童性早熟,女性可以多多摄取。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