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湿热带下吃什么中成药_中医治疗带下的方法
2023-07-15 04:17:13 责编:小OO
文档


湿热带下吃什么中成药_中医治疗带下的方法

带下是指妇女阴道流出白色或黄色的分泌物,绵绵不断,量多,称为带下。常与生殖器感染(如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肿瘤或身体虚弱等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白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脾虚肝郁,湿热下注,以致带脉失约,冲任失调而为病。

带下,古有“五色带”之名,尤以白带为多见。临床表现以阴道分泌物量多为主,带下色白、质稀、味腥,或色黄、质稠如涕如脓,且连绵不断。以带下量多,或色、质、气味发生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妇科常见病症。

验方一:海螵蛸止带功效高

患者,女34岁,来时面色苍白,手脚发冷,腰酸,走路都没有力气,精神委靡,自己买过不少药,也看过不少医生,但都不能够见效,很是苦恼。经人推荐,找到一位中医,经把脉问诊,知其由于白带多,而造成的病症,也就是中医称的带下病。

由于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病也就好的快了。药方:海螵蛸、龟板各500克。熬浓汁,调和成丸,如绿豆大,每服5克,每日2次,开水送下。几天药服下,腰酸有些减轻,人感温暖,再服几剂药,症状全无。

验方二:白果蒸鸡蛋,治疗带下很划算

我最近,内裤总是湿湿的,并且阴道中流出很多赤白夹杂的黏液,量非常的多,并且腰痛,精神也提不起来了,我每天虽然用水洗,但越洗下面越多。听别人说可以吃药解决,自己就到药店里买了点药吃,刚吃的时候感觉量好像是少了点,可是一盒药还没吃完,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严重了,不得已求治于一位有经验的老中医。

经把脉诊断为:带下病,他给我开了一偏方,吃后效果不错,特将此方列出以供有此烦恼者选用。处方:鲜鸡蛋1个,白果2枚。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每日1次。适用于妇女白带过多者。

专家提示

带下病的预防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临床治疗发现,不少带下病由不洁性生活所致。另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饮食。不应食生冷及辛辣煎炸食物等。

2.加强锻炼。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抗病防病的能力。

3.注意保暖。经期禁止游泳,下腹部要保暖,防止风冷之邪入侵。

4.注意卫生。经期一定要注意卫生,防止病菌感染。浴具要分开,有脚癣者,脚布与洗会阴布分开;提倡淋浴,厕所改为蹲式,以防止交叉感染。对于已婚者,夫妻每次同房前后应认真清洗外阴,可有效地预防发生本病。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6种食疗偏方治疗带下

【偏方一:凉拌豇豆】

原料:鲜嫩豇豆500克,白糖20克,麻油、食醋、食盐各适量。制法:将鲜豆洗净,切成3厘米长,入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沥干水,加入白糖、麻油、食醋、食盐,拌匀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治脾虚便秘、妇女带下。

【偏方二:马齿苋包】

原料:干马齿苋200克,面粉500克,油豆腐100克。制法:将马齿苋水发后切碎,油豆腐切碎,加味精、食油、食盐拌成馅。面粉加水,发成面团,用馅做成包子,上笼蒸熟,即可食用。用法:可常食用。

功效:益气和中,生津止渴,适用于带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

【偏方三:莲子冰糖饮】

原料:茶叶5克,莲子30克,冰糖20克。

制法:茶叶用开水冲泡后取汤汁。莲子用温水浸泡数小时后加冰糖炖烂,调入茶汁拌匀即可服用。

用法:代茶饮。

功效:健脾益肾。适用于妇女月经过多或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食用。

【偏方四:赤小豆粥】

原料:赤小豆、粳米各100克。

制法:先将赤小豆煮烂后加入粳米共煮成粥,加适量白糖调味。用法:代早餐食用,连用1周。

功效:有清热利湿之功效,粳米煮粥,对湿热所致的带下量多,或黄或白,带下稠浊,有臭味,伴腰酸坠痛、外阴瘙痒、饮食纳差、恶心欲吐、苔黄厚而腻者,效果良好。

【偏方五:豆腐锅巴鲫鱼】

原料:豆腐锅巴30克,鲫鱼约140克,红糖或白糖适量。制法:将鲫鱼剖腹去内脏,保留鱼鳞,洗净;豆腐锅巴在锅内炒成黄色,加1000毫升水,入鲫鱼,煮至熟透,放入糖后,即可食用。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宽中益气。适用于身体虚弱、湿热和脾虚型带下者食用。

【偏方六:山药莲子汤】

原料:山药、莲子仁、薏苡仁各30克。

制法:将山药、莲子仁、薏苡仁洗净一起入锅,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熟即可。

用法:饮汤。

功效:补脾益肾。治身体虚弱及脾虚型带下。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疗带下

【偏方一:菟丝煎】

原料:菟丝子25克,何首乌20克,白术、海螵蛸各15克,炙甘草、白芍、白芷各10克,岗稔根30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一剂,日服3次。

功效:健脾固肾,收敛止带。

【偏方二:柴活煎】

来源:《胎产要决》。

原料:羌活、黄芪、苍术各6克,升麻、防风、独活各4.5克,当归9克,藁本、甘草、柴胡各3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痰湿下注,疏风祛湿。

【偏方三:加减八物汤】

来源:《万病回春》。

原料:当归、川芎、白术、酒炒白芍、生地黄、人参(单煎)(去芦)、茯苓、山药、酒炒杜仲、炒香附各6克,甘草3克,乌梅1个。制法: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

用法:每日1剂。

功效:补气养血,益肾健脾。适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疗带下

【偏方一:敷贴法】

将白芷20克,黄芪、桑螵蛸各30克,共研为细末。用黄酒或米醋调成糊,敷于脐部神阙穴,覆盖消毒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1次,连敷5~7天。适用于肾气不足引起的白带增多症。

【偏方二:湿敷法】

将芡实、桑螵蛸各30克,白芷20克一起研为细末。加米醋调成糊状,敷于神阙穴,每天1次。适用于白带量多者敷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