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减压放松才是关键
2023-07-15 04:17:29 责编:小OO
文档


失眠它不是一种病,但是却也非常的让人头痛,而长期的失眠才真是折磨人,晚上睡不着白天也会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以及引起其它身体的不适,这里给大家一些减压放松方式助你快快进入梦乡。

【失眠原因】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从而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会导致精神。

根据失眠的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暂性失眠、短期性失眠与慢性失眠。失眠的原因有生理与心理上的,但大多数发生的原因都是心理层面影响,例如:例如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工作压力、不愉快等,但有些精神科的相关疾病也会造成失眠,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精神等。又或者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与食品内的咖啡因都有可能造成失眠症状。

失眠者对自己失眠的原因要有一个基本评估,可到医院进行体检,因疾病所引起的失眠应先治疗原疾病,若只是针对失眠症状进行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很难完全治疗好失眠。如果没有身体疾病,可再从其它方面找寻失眠原因和对应的治疗方法。而对心因性失眠的人来说,药物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只有心理治疗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减压五个步骤】

日本曾有研究发现每日工作超过11小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增加。一般而言,企业主会希望员工能够全心投入工作,但有时也会被质疑是否过于施加工作压力,究竟应该以什么标准衡量自己工作投入程度是否恰当?

身心内科医师表示,主要视个人身心的反应衡量工作投入的适当性,如过于投入工作而造成身心压力太大,心理层面可能出现容易感到烦躁、提到工作就想逃避、不想上班;生理上的改变则如失眠、容易惊醒、想到上班就肚子痛或全身紧绷。

不过并非只有超时工作才会造成身心负担,倘若有人需要上台简报或完成主管交办任务时,会经常肚子疼痛、拉肚子、无法集中精神等,就可能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对于不知如何调适工作压力的上班族,医师提供了舒压5步骤供民众参考:

舒压步骤1》觉察身处压力中

首先,发现自己工作量超过负荷或短时间内压力太大时,须思考自己的工作应如何妥善安排、做好时间管理。让上司了解自己有按进度完成任务,并不需要超时工作,延后下班时间。

舒压步骤2》养成运动好习惯

上班族每天下班后感到疲惫,经常倒头就睡。其实,睡觉并不是最好的舒压方式,反而应该多利用时间做运动,以达到舒压的效果。建议即使没有运动习惯的人,还是可以多利用时间出门散散步,将运动或散步当成每日的习惯。

舒压步骤3》安排休闲或旅游

週末时可以和亲友一起从事休闲活动,或者预留一些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现代人,喜欢整天窝在家中当「阿宅」,这对压力的纾解一点帮助也没有。若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适度参与一些活动,暂时抛开工作上的烦恼。

舒压步骤4》生活作息要正常

提醒自己作息要正常,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应为了放鬆或帮助入眠而每天喝睡前酒,长期下来可能无益助眠,一旦越喝越多甚至成瘾,反而有害身心健康。

舒压步骤5》饮食摄取要健康

有均衡的生活当然少不了营养均衡的饮食,蔬菜水果等高纤食物每天须摄取足够。切记勿因压力大而暴饮暴食或不吃东西。

医师建议,身边的亲友若有人过于投入工作而影响身心健康,如出现对以往喜欢参与的事情不感兴趣、容易疲倦等症状,应带他接受专业医师治疗。透过专业医师的引导或以药物改善症状,都能帮助身心恢復健康。

临床案例中,经常遇到有些中年人发现自己出现恐慌症、失眠等症状时才前来求诊。诊断的结果发现,病患从未察觉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在累积几十年后才爆发出来。袁玮医师提醒,全心投入工作虽然不是坏事,但也不能过度偏废。工作并不是人生中唯一重要的事,不应只重视工作而忽略生活品质和自身健康。其实,身体或情绪的一些反应,正提醒我们是时候调整自己的生活形态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