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什么是塞卡病毒如何传染的怎么预防最有效
2023-07-15 04:13:50 责编:小OO
文档


最近有关塞卡病毒的案例不停的出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呢?又有哪些感染症状呢?它是怎样进行传播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介绍吧,学会预防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塞卡病毒到底是什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该怎么防护?今天就请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为大家做一些简单实用的介绍。

什么是塞卡病毒?

塞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黄热病毒flavivirus,通过伊蚊(Aedes)传播,和这类病毒类似的病毒有登革热,黄热病等,也通过伊蚊传播。

早在1947年,塞卡病毒就在非洲乌干达黄热病带恒河猴当中发现,后来病毒传播到南亚,2007年在Yap Island of Micronesia发生第一次大规模的感染事件。2013-2014年在法属波利尼亚发生大规模疫情,感染了大约三万两千多人。

2015年该病毒在北美洲出现,自2015年5月巴西的第一例塞卡病毒病确诊以后,到2016年2月,塞卡病毒已经在超过13个美洲国家中出现,呈爆发趋势。

塞卡病毒感染的症状和登革热的感染症状类似,通常是低烧、皮疹、口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等,症状通常比较温和,并不需要特别处理,充分休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用扑热息痛或者阿司匹林等NSAID非甾体抗炎药止痛退烧即可。症状通常持续2-7天。现在还没有针对塞卡病毒的抗病毒药,也没有疫苗。

在此特别辟个谣:关于网上传播《英国镜报》称塞卡病毒同转基因相关的阴谋论,笔者只能呵呵了,什么时候《Daily Mirror》变成可以信赖的科学文献资源了。

这次病毒爆发有何不同?

相比之前比较温和的病情,2015-2016美洲疫情爆发值得人们特别警惕的一点是,当塞卡病毒在巴西爆发同时,突然出现了大规模的患有小头症的婴儿出生。

小头症是一种罕见病,婴儿在子宫或者婴儿期大脑发育异常,从而导致头部出现非正常变小。患有小头症的婴儿在生长发育中大脑发育困难,体格发育明显异常,智力发育显著迟缓,有的患儿会出现抽风、四肢僵硬或者手足徐动及瘫痪。

小头症婴儿比正常婴儿的头小很多。体格和智力发育明显推迟。图片来源: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

从2015年3月到2016年1月,巴西有4000多名婴儿被诊断患有小头症,和往年相比高出了20倍,而这些母亲大多感染了塞卡病毒。现在许多研究机构还正在确认婴儿小头症和孕妇感染塞卡病毒的关联。

此外,塞卡病毒还可能导致一些神经疾患和自身免疫病。美洲一些塞卡病毒流行国家出现了吉兰-巴雷综合症(guillain-Barre-syndrome)发病率的非正常增长,其和塞卡病毒的相关性尚在研究之中。

为安全起见,美国卫生疾病控制中心以及欧洲疾病防治中心在2016年1月发布公告,建议怀孕妇女考虑推迟去塞卡病毒流行的疫区国家旅行。虽然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有证据,还并不建议对寨卡病毒病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措施,但为了各位准妈妈的安全起见,下列国家是美国CDC不推荐去的,塞卡病毒正在流行爆发的国家: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圭亚那,巴拉圭,苏里南,委内瑞拉。

注:在美国也有感染塞卡病毒的病人出现,但都是由于旅行造成,迄今还没有在美国本土的塞卡病毒传播。

蚊虫应当怎么防?

由于塞卡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伊蚊叮咬,以现下的爆发趋势来看,疾病传播到各个热带亚热带有伊蚊的国家是早晚的事情。

伊蚊长成这样,黑色蚊种,有明显的银白色斑纹。(图片来源:wikipedia/Aedes)

在各个国家科研机构积极研发疫苗和药物的同时,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防止蚊虫叮咬,和尽可能消灭任何能让蚊子滋生的地方(比如定期检查清除积水)。市面上各种防蚊产品五花八门,现在给大家介绍几个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有实验证据的防蚊方法。

就算不是为了塞卡病毒,以下这些方法对于蚊子重度受害者来说,在这个夏天也不妨一试,拯救自己的满身包。

物理屏障

纱窗!蚊帐!

使用经过杀虫剂除虫菊脂(百灭宁)(permethrin)处理过的蚊帐更佳。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伊蚊的通常叮咬时间并不是夜晚,而是傍晚和清晨,所以外出时也要特别注意防范蚊虫叮咬,比如穿比较宽松的浅色长袖长裤,此外脚也要注意保护,很多伊蚊种类爱叮脚-_-||。

蚊子也有可能透过衣服叮咬(尤其瑜伽紧身裤之类防叮咬效果很差),所以衣服上可以根据厂商的指示喷一些除虫菊脂或者驱蚊剂。注:除虫菊酯也是蚊香液中的有效成分。虽然属于低毒产品,对于成人是安全的,但是美国疾病与控制中心提醒,不要把直接将除虫菊脂permethrin涂在皮肤上。

驱蚊剂

下面介绍几个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推荐的经研究证明有效的驱蚊产品。它们是:

DEET(又称避蚊胺)

伊默宁(又称IR3535,驱蚊脂)

Picaridin(羟乙基哌啶羧酸异丁酯)

柠檬胺液油(Oil of lemon eucalyptus其中有效成分是para-methane-diol PMD)

2015年10月《Journal of Insect Science》(《昆虫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市面上的常用驱蚊剂对于防止伊蚊叮咬的数据。科研人员将不同的驱蚊剂喷在手上,测量不同种的伊蚊叮咬被处理过的手上的百分比(向如此有献身精神的科研人员致敬。)

防止埃及伊蚊叮咬的结果如下,百分比越低表示效果越好: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含有25%以上的DEET驱蚊胺和柠檬树胺的驱蚊剂都有很好的效果。而市面上一些含有香茅油,迷迭香油等标榜天然有机的驱蚊剂,在防范伊蚊叮咬上都没什么太好的效果。至于当初想拿来做正面对照的维多利亚香水bombshell,由于成分是“秘密”的,所以也就无从知道其中的有效成分是什么了。笔者觉得跟国内市面上含有驱蚊胺的驱蚊花露水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使用DEET也有一个时效的问题,如果长期在室外活动,不要忘记补喷。同时使用驱蚊剂和防晒霜的时候,先涂抹防晒霜,再喷驱蚊剂。由于驱蚊剂对眼睛比较刺激,不要直接喷在脸上,最好先喷在手上再涂抹在脸上。

驱蚊剂通常都是微毒的产品,虽然对成人没有什么危害,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两个月以下的孩子以物理屏障的方式来防蚊最好。

总结说明

世界卫生组织呼吁登革热带上的各个国家密切关注塞卡病毒的传播,病毒感染疾病爆发还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之中。

中国刚刚出现了第一例输入性病例,患者来自发病前有去委内瑞拉的旅行史。患者现在病情稳定,介于现在还是冬天,没有进入伊蚊的活跃区,所以这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的风险极低,请大家不要恐慌。必要之时可以采用正确的物理屏障或者驱蚊剂防范伊蚊叮咬。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