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数据管理的发展过程
2020-11-09 08:33:50 责编:小采
文档


数据管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推荐学习:MySQL视频教程)

人工管理阶段

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

没有专用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

数据面向程序

由于在这一阶段,计算机主要用于计算,并不存储数据。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存储设备,软件工程也不成熟。数据和程序并不是相互的,即一组数据对应着一个程序。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在磁盘上。

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

文件组织呈现多样化

数据不再属于某个特定程序,可以重复使用。

经过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存储设备。并且软件工程也得到了发展,出现的文件系统是专门用于管理外存的数据的。而文件系统的出现的意义是将数据开来,使数据不依赖某个特定的程序。

但是,当数据量不断扩大时,文件系统就显露出了三个缺陷

1. 数据冗余:因为每个应用程序都对应着一个文件,由于这些文件缺乏联系,有可能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 数据不一致:这是用于数据冗余问题引发的一个问题,当进行数据更新操作时,修改了某个文件的数据可能造成另外一个文件的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3. 数据联系弱:由于文件之间缺乏联系造成的。 为了解决文件系统所出现的问题,对数据更高级、更有效的进行管理。出现了数据管理系统,这也是我们所熟悉的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阶段

采用数据模型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

有较高的数据性

数据库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

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四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库的恢复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的安全性

在数据库阶段中,我们将应用程序与数据相互了开来,当数据库提供了统一的应用程序的接口。使得应用程序改变时,不需要关心数据库;当数据库改变时,不需要考虑应用程序。并且数据库也提供了许多防止应用程序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损坏等问题。

更多MySQL相关技术文章,请访问MySQL教程栏目进行学习!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