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耳炎吃什么食物好
2023-07-15 05:22:32 责编:小OO
文档


中耳炎吃什么食物好 中医治疗中耳炎的方法

化脓性中耳炎是因化脓性细菌感染而引起的中耳粘骨膜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以耳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是耳科常见病。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多见于小儿,慢性者多见于成年人。

中医将化脓性中耳炎归入“脓耳”、“聘耳”、“耳疳”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外因为邪毒侵袭内因多为肝、胆、肾、脾脏功能失调;外因多为感受风热之邪或时行邪毒,循肺经,直犯中耳而致病。

验方一:耳疳散治好多年不愈的化脓性中耳炎

患者林静,女,40岁,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0余年。耳中流脓不绝,时增时减,同时伴有头晕头痛,两眼发胀等症。外用耳疳散,每天2次。内外同时服用,共用药剂,头晕、两眼发胀好转。耳中流脓停止。仍按原法继续治疗20天,疗效巩固。

处方:珍珠粉、菊花、钩藤、生地、女贞子、白蒺藜各10克,牡蛎(先煎)、紫花地丁各15克,丹皮克,银花12克。每天1剂,每剂分2次服用。

验方二:冰连散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疗效好

患者魏杰,男,10岁,患左侧化脓性中耳炎3个多月,常流脓性黏液,听力下降,经过治疗,时好时止。因用冰连散原方治疗5天后仍有脓流出,后将青黛加入冰连散内,研末吹入耳内,用此药后脓液逐渐减少,3天且病愈,未复发。处方:黄连10克,冰片1克。将黄连研成细末后再加入冰片研匀,贮瓶备用。先用药棉擦净耳内脓液,再滴入少许双氧水,擦干,用麦草管将药霜吹入耳内,每天2~3次,一般3~5天见效。注意如属于坏死型或胆脂瘤型者,本方无效或效果差。

验方三:陈皮明矾治化脓性中耳炎

我有一位朋友从小患中耳炎一直没有根治,前年得到1剂陈皮、明矾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偏方,用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很好,至今没有再犯,有此病的朋友不妨试一试。处方:陈皮24克,煅明矾9克。将陈皮、明矾研成细末,用时吹入耳内。此方能够燥湿化痰,清热解毒。对化脓性中耳炎疗效很好。

专家提示

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重于治疗,而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日常生活保健上。

1.凡患急性上呼吸道炎或急性传染病者,应及早治疗,以防引发耳疾,并注意检查耳部,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2.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增殖体增生等,以减少耳部感染的机会。

3.不要用尖锐的东西如发夹、绒线针等挖耳,以免碰伤鼓膜。最好戒除挖耳的习惯。

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防止感冒。

5.矫正不恰当的擤鼻涕方法,轻轻将鼻涕擤出,以免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侵入咽喉管。

6.避免污水入耳,有水入耳时,要尽早擦拭干净,保持外耳道清洁。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7.游泳时须注意正确的姿势,防止鼓膜破裂和中耳发炎。

8.患麻疹等急性传染病的病人,须注意口腔、鼻腔的清洁卫生,以防止中耳炎。

9.对婴儿要采用正确的哺乳姿势,授乳时将婴儿取头高位授乳,切忌横位授乳。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6种食疗偏方治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一:椒盐麻雀】

原料:麻雀3~5只,花椒、食盐少许。

制法:麻雀去毛洗净,用植物油将麻雀炸熟,放入少许花椒粉、食盐即可。功效:补肾壮阳。适用肾元亏损型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二:酒煮雄鸡】

原料:雄鸡1只,米酒1000毫升,姜、椒、食盐各适量。制法:用米酒和水各半煮鸡至熟,加佐料入味后食之。

用法:食肉喝汤。

功效:补肾益精。适用于肾元亏损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三:薏米粥】

原料:薏米50克,大米100克。

制法:薏米、大米洗净,同煮粥食用。

用法:每日1剂。

功效:健脾清热利湿。适用于脾虚湿困之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四:鸽肉木耳汤】

原料:约重500克肉鸽1只,水发黑木耳100克。

制法:肉鸽宰杀后去内脏,加水发黑木耳,放汤炖酥,调味。用法:佐餐食。

功效:补肾培元。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五:双豆饭】

原料:郁李仁15克,白扁豆、黑大豆各50克,粳米250克。制法: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

用法:稍温即食。

功效:健脾渗湿。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经年累月,时重时轻,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

【偏方六:白茯苓粥】

原料: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用法: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渗湿。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症见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量多而清稀,缠绵日久,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素黄无华。

中药偏方:2种中药偏方治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一:菖蒲根汤】

来源:《经验良方大全》。

原料:菖蒲根适量。

制法:上药用水洗净,捣取汁液备用。

用法:先以棉棒将耳中脓水拈净,然后将药汁灌入荡洗数次痊愈。功效:此方用于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二:田螺汤】

来源:《奇法炒术》。

原料:田螺数10个。

制法:上药洗净后煎汤,待汤凉后备用。

用法:取药液冲洗耳内,每日3~4次,每次冲洗后,隔5小时即用棉棒捻耳内,擦净,然后再冲洗。

功效:数次即愈、屡试屡验。主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一:芦荟汁】

新鲜芦荟500~1000克,榨出汁。取汁,滴入耳朵里3~5滴,每天1次,连续10天。

【偏方二:核桃油滴液】

将核桃仁砸碎,取油约6克,加入冰片1克,溶解后用此油滴耳,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效果颇佳。

生活偏方:2种生活偏方治化脓性中耳炎

【偏方一:滴耳法】

病人取坐着或卧着,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偏方二:按摩法】

取迎香、风池、太阳,静坐吐纳,自行按摩。以达疏通经络,导邪外出,对化脓性中耳炎有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