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python迭代器与生成器的详细介绍
2020-11-27 14:25:07 责编:小采
文档


一.什么玩意是迭代器?

先说说什么是迭代吧,迭代就是一件事情重复很多次,比如说for循环。

for循环可以对一切有iter方法的对象进行迭代,那么什么是iter方法呢?

一个对象是否可迭代,全都取决于这个对象是否有iter方法,调用对象的iter方法,就回返回一个迭代器,这个迭代器一定具有next方法,在调用这个迭代器的next方法时,迭代器就回返回它的下一个值,当迭代器中没有值可以返回了,就回抛出一个名为StopIteration的异常,停止迭代。

迭代器还有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不可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for循环就是这样工作的,for循环在循环一个对象的时候,会调用这个对象的iter方法,得到迭代器,然后在调用这个迭代器的next方法,去获得这个迭代器中包涵的每个值。

二.列表和迭代器的区别在哪里?如何可以实现一个基本的迭代器?

迭代器的工作方式,是在使用的时候计算一个值获取一个值,而列表呢,是一次性获取所有的值,如果有很多值,就会占用很大的内存。

当自己创建一个对象时,如何让自己的对象可迭代?

class test_class:

def init(self,start_num,stop_num):

self.start_num = start_num

self.stop_num = stop_num

def next(self):

if self.start_num < self.stop_num:

self.start_num += 1

return self.start_num

def iter(self):

return self

test_obj = test_class(0,3)

print test_obj.next()

>>>1

print test_obj.next()

>>>2

print test_obj.next()

>>>3

三.什么是生成器?

个人的理解,生成器是个比较特殊的可迭代对象,它与其他的可迭代对象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其他的可迭代对象需要调用iter方法,返回个迭代器对象,然后通过迭代器对象去执行next方法,获取迭代器中的值,但是生成器直接可以被迭代,无需执行iter方法。

在python中生成器有两种表达形式:

函数式生成器:也就是字面意思,在常规的函数中定义的生成器,语句的返回值不再使用return去返回,而是使用yield关键字每次返回一个结果,一个函数中不可以有多个return,但是可以有多个yield,函数中的每一个yield都会返回一个结果,每执行一个yield,函数的执行状态都会被‘挂起’可以理解为暂停,下次继续调用这个函数的时候,会从上次挂起的位置继续向下执行。

下面是关于函数式生成器的例子:

下面这个例子验证了yield的两种特性,第一种是一个函数可以yield多个值,有多个yield,另外一个就是函数式生成器的挂起特性。

def func1():

yield 1

print "第一个yield执行完成~"

yield 2

print "第二个yield执行完成~"

yield 3

print "第三个yield执行完成~"

for i in func1():

print i

>>>1

第一个yield执行完成~

2

第二个yield执行完成~

3

第三个yield执行完成~

生成器表达式:使用类似于列表推导式的方法,但是返回的对象不再是一个列表,而是一个可以按需生成结果的一个对象(生成器)。

例1:

for i in (i for i in range(10000)):

print i

(i for i in range(5)) 这个就是生成器表达式。

(i for i in range(10000)) = def test(): for i in range(10000):yield i

这两个种写法起到的作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写法不同,一个是生成器表达式,另一种是函数式生成器。

有没有觉得这种生成器表达式和列表推导式看起来很像,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列表推导式是使用[]中括号,而生成器表达式使用的是()小括号?

事实就是如此,它们之间的语法确实只差一个括号,但是,生成器表达式更节省内存空间。

关于生成器,大致就说的差不多了,最后来个总结:

生成器的定义方法与普通的函数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地方就是生成器使用yield返回一个值,函数使用return返回一个值。

在python中,生成器会自动实现迭代协议,在没有值可以返回的时候,返回一个StopIteration异常。

生成器使用yield语句返回一个值。yield语句挂起该生成器函数的状态,保留足够的信息,以便之后从它离开的地方继续执行。

下面的例子是列表推导式和生成器表达式执行的效率对比,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自己电脑上执行一下试试。

#列表解析

sum([i for i in range(100000000)])#内存占用大,机器容易卡死

#生成器表达式

sum(i for i in range(100000000))#几乎不占内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