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python算法表示概念扫盲的实例教程
2020-11-27 14:15:04 责编:小OO
文档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python算法表示概念扫盲教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本文为大家讲解了python算法表示概念,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常数阶O(1)

常数又称定数,是指一个数值不变的常量,与之相反的是变量

为什么下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是O(3),而是O(1)。

int sum = 0,n = 100; /*执行一次*/ 
sum = (1+n)*n/2; /*执行一次*/ 
printf("%d", sum); /*行次*/

这个算法的运行次数函数是f(n)=3。根据我们推导大O阶的方法,第一步就是把常数项3改为1。在保留最高阶项时发现,它根本没有最高阶项,所以这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1)。

另外,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算法当中的语句sum=(1+n)*n/2有10句,即:

int sum = 0, n = 100; /*执行1次*/ 
sum = (1+n)*n/2; /*执行第1次*/ 
sum = (1+n)*n/2; /*执行第2次*/ 
sum = (1+n)*n/2; /*执行第3次*/ 
sum = (1+n)*n/2; /*执行第4次*/ 
sum = (1+n)*n/2; /*执行第5次*/ 
sum = (1+n)*n/2; /*执行第6次*/ 
sum = (1+n)*n/2; /*执行第7次*/ 
sum = (1+n)*n/2; /*执行第8次*/ 
sum = (1+n)*n/2; /*执行第9次*/ 
sum = (1+n)*n/2; /*执行第10次*/ 
printf("%d",sum); /*执行1次*/

事实上无论n为多少,上面的两段代码就是3次和12次执行的差异。这种与问题的大小无关(n的多少),执行时间恒定的算法,我们称之为具有O(1)的时间复杂度,又叫常数阶。

注意:不管这个常数是多少,我们都记作O(1),而不能是O(3)、O(12)等其他任何数字,这是初学者常常犯的错误。

推导大O阶方法

1.用常数1取代运行时间中的所有加法常数

2.在修改后的运行次数函数中,只保留最高阶项

3.如果最高阶项存在且不是1,则去除与这个项相乘的常数

对数阶O(log2n) 

对数

如果a的x次方等于N(a>0,且a不等于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logarithm),记作x=logaN,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5^2 = 25 , 记作 2= log5 25
对数是一种运算,与指数是互逆的运算。例如

① 3^2=9 <==> 2=log<3>9;

② 4^(3/2)=8 <==> 3/2=log<4>8;

③ 10^n=35 <==> n=lg35。为了使用方便,人们逐渐把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记作lgN

对数阶

int count = 1; 
while (count < n) 
{ 
count = count * 2; /* 时间复杂度为O(1)的程序步骤序列 */ 
}

由于每次count乘以2之后,就距离n更近了一分。

也就是说,有多少个2相乘后大于n,则会退出循环。

由2^x=n得到x=log2n。所以这个循环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

线性阶O(n)  

执行时间随问题规模增长呈正比例增长

data = [ 8,3,67,77,78,22,6,3,88,21,2]
find_num = 22
for i in data:
 if i == 22:
 print("find",find_num,i )

线性对数阶O(nlog2n)

平方阶O(n^2)

for i in range(100):
 
 for k in range(100):
 print(i,k)

立方阶O(n^3)
k次方阶O(n^k),
指数阶O(2^n)。

随着问题规模n的不断增大,上述时间复杂度不断增大,算法的执行效率越低。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