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艾灸驱寒的6个主要穴位 驱寒艾灸灸哪个部位
2023-07-15 11:29:56 责编:小OO
文档


驱寒艾灸灸神阙穴好

取穴方法: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

方法:可以使用方四孔艾灸盒,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的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左右,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也可以使用四罐艾灸罐施灸,时间是20-30分钟左右,也可以上下移动灸,包上毛巾施灸,热度已自己适应为度,不要灸的太过而发生灸疮。

功效作用:可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等症。

驱寒艾灸灸大椎穴好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方法:使用艾灸盒,每次施灸15-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待身体适应后,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也可以使用单罐或双罐艾灸罐去灸大椎,时间可以在20-30分钟左右。

功效作用: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驱寒艾灸灸命门穴好

取穴方法: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法:使用单罐或双罐艾灸罐去灸命门,时间可以在20-30分钟左右。

功效作用:主治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配肾俞、环跳、足三里,可通经散寒、行气止痛。

驱寒艾灸灸足三里穴好

取穴方法: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方法:艾灸足三里穴建议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灸足三里穴位时,可以使用单孔艾灸盒来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5-20分钟左右,如果使用艾灸罐来灸的话,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

功效作用: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有关研究发现,

驱寒艾灸灸涌泉穴好

取穴方法: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方法:可以在晚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艾灸罐里面,上床睡觉,包好毛巾分别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

功效作用: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