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影响宝宝身高发育的7个因素
2023-07-15 12:09:38 责编:小OO
文档


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父母越来越关注宝宝的发育问题,身高方面也是父母特别关注的。但是很多父母都盲目地为孩子添加营养,却不了解影响身体发育的具体因素。

一、孩子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研究证明,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遗传因素之外的25%的外在因素对孩子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

二、营养是孩子身高发育的物质基础。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必须不断由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素作为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素缺乏或过剩(如蛋白质摄入过剩)等不合理的膳食,不仅会影响发育,而且会导致营养不良及各种营养缺乏症。长期营养不良影响骨骼的成熟程度及其长度,使骨骼在愈合时达不到应有的长度而形成体格矮小。

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鱼肉、蛋、奶等富含赖氨酸的食物。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试验说明,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

三、体育锻炼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力因素。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全面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的功能发育,而且在合理的营养下可以促进体格的发育,尤其是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而且,体育锻炼有利于平衡骨骼及全身的钙磷代谢,加速矿物质在骨内沉积,使骨密度增加。长期锻炼者的骨骼直径增粗,骨髓腔增大,肌纤维增粗,从而使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育更加迅速,速度、耐力、肌力等明显提高,动作反应更加准确和灵敏。

四、深度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分泌得最多。

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

五、身高与性成熟早晚也有关系。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六、心理、情绪、精神等也影响身高。

研究发现,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忧伤和郁闷不仅会使儿童少年易患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

七、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长高的重要因素。

合理安排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习惯,可以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户外活动和适当的学习时间,定时进餐及充分睡眠可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例如,因为夜间分泌的生长激素是白天的3倍以上,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在饮食上尽量让孩子远离零食,避免因为零食摄取的太多产生的饱腹感,而不吃正餐,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