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优生:癫痫疾病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2023-07-15 11:58:49 责编:小OO
文档


精神是最主要意识本能的表现,癫痫是疾病,也是一种综合征,以脑部神经元反复突然过度放电所致的间歇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为特征。是一种起源于大脑,并反复发作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和精神状态不同程度的障碍。

癫痫发作时的表现:

癫痫大发作——癫痫大发作也叫强直—阵挛性发作,是最常见的发作类型,约占所有癫痫发作的81%。其表现:突然意识丧失、两目上翻、瞳孔放大、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面部苍白或青紫,可有猪叫(或羊叫)声,继全身强直痉挛,约几分钟全身抽搐后自然停止,口吐白沫或血沫(舌和口腔粘膜咬破时),最后肌肉松弛,病人呈昏迷或昏睡状态,脸色渐渐正常,神志逐渐清醒。

癫痫大发作时,病人意识丧失,跌倒后可导致外伤,痉挛时又可引起关节脱位、骨折、昏迷,可导致吸人性肺炎、窒息等等。如果短期内癫痫大发作接连发生,病人始终呈昏迷状态,则叫癫痫持续状态(另述),必须及时抢救。?

癫痫的特点:

1、反复性:是指有第一次发作后,间隔一段时间后,肯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多次发作。即使是最常见的抽搐,如果只发生一次,也就不具备反复性,是不能诊断为癫痫的。

2、发作性:是指症状突然出现,也突然中止。我们也许曾见过有的患者正在行走中或吃饭时突然倒地抽搐,过一段时间后又恢复正常。还有一些患有腹型癫痫的儿童在玩得正高兴时突然剧烈腹痛,啼哭不止或倒地不起,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后完全消失又继续玩耍。

影响患有癫痫的准妈妈把癫痫遗传胎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癫痫发作本身,另一个是抗癫痫药物,这是患有癫痫的准妈妈想要生孩子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如何控制这两个因素来预防小儿癫痫呢?

1、癫痫发作本身:这是患有癫痫的女性想要怀孕生孩子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经常碰到有些癫痫患者在怀孕以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了,或者停止了发作,也有的患者反而在怀孕后发作加重了。有些患癫痫的母亲只考虑药物的副作用,认为吃药对孩子不好,而盲目减药停药,导致频繁的癫痫大发作,其实这样反而会对胎儿造成了更大的伤害。药物的副作用固然可怕,但在医生的指导下,癫痫准妈妈们可以通过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而避免抗癫痫药物的致畸作用。

所以说防止影响胎儿的正确方法是及时看癫痫的专科医生,早期进行咨询,在没有发作或很少发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抗癫痫药物的用量。

一般认为胚胎发育早期的3周-8周最为重要,缺氧和药物可能对胚胎造成损害。尤其是癫痫大发作可能造成胎儿的缺氧,危害极为严重。因此,妊娠早期如有癫痫大发作的孕妇应考虑中止妊娠。非痉挛性的发作一般危害不大。大部分妊娠早期的癫痫大发作均是由于病人擅自减药停药所致。另外,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来自母亲,有癫痫病的父亲一般不必有所顾虑。

2、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服用抗癫痫药物的妇女所生的婴儿发生各种畸形的危险性高于正常人群2倍一3倍。各种抗癫痫的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苯妥英钠、鲁米那、丙戊酸类药物有较高的致畸率,其它药物如卡马西平等也有一定的致畸性。另外,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种类越多、剂量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服药中的癫痫妇女在怀孕前应在癫痫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做好计划。在妊娠前半年就应将癫痫发作控制到最少限度,药物尽量由多剂减至单剂,维持能够控制癫痫发作的最低剂量。整个妊娠期要定期随诊,定期测定药物血中浓度,定期产前检查,包括B超检查。只要做好以上准备工作,90%的癫痫妇女是能够正常怀孕及分娩的,所生的宝宝也是健康的。

总之,患有癫痫的女性在准备怀孕前就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征求医生的意见,并在半年前就将抗癫痫药物控制在最小剂量,药物的种类减至单剂。在整个妊娠过程中也要定期检查,避免孕期中的不良情况。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充足的准备,做好预防措施,绝大多数都能做到有效的预防。此外,妊娠期患者还应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叶酸,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尽量避免服用其他的药物,禁止饮酒和吸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