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湿热体质的表现症状及调理方法
2023-07-15 11:52:12 责编:小OO
文档


何谓湿热体质

湿: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属于外邪,称为湿邪,多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其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热:热也是一种邪气,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称为火热之邪。热也可以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称内热。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或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时可导致热证,热证是感受外邪,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阳盛阴衰的证候。热证的临床表现:发热,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干,脉数。

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或因“阳热体质”而使湿“从阳化热”,因此,湿与热同时存在很常见。

湿热体质的表现症状

1、湿热体质通常情况表现为四肢沉重,下午出现明显的发热情况,舌苔黄腻,脉象较细,出汗也不能减轻症状。

2、湿热滞留脸部,容易出现湿疹、鼻尖冒油光、皮肤瘙痒、长痘痘粉刺等症状。

3、湿热滞留在关节经脉,容易出现身体的局部肿胀,重点表现在四肢。

4、湿热滞留在脾胃,容易腹满脘闷、厌食恶心、便臭稀、尿短赤、口臭口苦等等。

5、湿热滞留在肝脏,容易出现肝区胀痛、口苦食欲差、发热怕冷交替。

6、湿热滞留在大肠,容易出现腹胀腹泻、肛门灼热、口渴等等。

7、湿热滞留在膀胱,容易出现尿急尿频、排尿不畅、尿液黄浑浊等等。

8、湿热体质的人体型偏于两端,不是偏胖就是偏瘦。

9、湿热体质心理特征多性情急躁,容易发怒,不能忍受湿热环境,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9、易患风热感冒、中暑等疾病。

tips:以上症状具备两条或三条及以上者,90%说明你属于湿热体质哦。

湿热体质的调理方法

1、饮食法调理

饮食法调理原则上是多吃清热利湿食物来调理。湿热体质体内湿热较重,可以通过多吃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祛湿利湿的食物来帮助调理体质。

常见的清热利湿食物如:绿豆、薏苡仁、丝瓜、莲藕、红豆、玉米须、藿香、茯苓等等。

2、运动法调理

湿热体质的人可运动祛湿清热,而其中很好的一种方式就是游泳。在游泳的过程中全身需要消耗较多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对于改善湿热体质是有很好的效果的。另外除了游泳之外,中长跑、爬山也是可以帮助清热除湿的运动。

3、穴位按摩调理

湿热体质的人可多按摩身体上的穴位来帮助排出湿气。怎么按摩: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伸直小腿时腓肠肌肌腹下尖角的凹陷处,用拇指指腹反复按揉此穴至身体微微发热,力度以个人能承受为宜。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位置,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此处即可。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部内踝尖直上4横指位置。同样的用拇指指腹使劲按揉此处即可。

湿热体质食疗调理推荐

1、山药薏米粥

材料:山药30克,薏米30克,莲肉15克,大枣10克,小米50—100克,白糖少许。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并浸泡片刻,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放少许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腹胀,大便溏泄,肢体无力等症人群食用。

2、白鸭冬瓜瘦肉汤

材料:白鸭一只,冬瓜1800克,瘦肉200克,海参75克,荷叶一张。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后,切块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煮至鸭肉熟烂后加食盐调味。

功效:健脾养胃,滋阴清热,消暑除烦。

湿热体质要注意什么

1、不吃油腻辛辣食物

湿热体质的人平时应该注意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这类食物容易加重身体内热,使体内环境更加的糟糕,容易出现身体诸多的不适。

常见的辛辣油腻食物有: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等等。

2、不多喝凉茶凉水

湿热体质的人不宜过多饮用凉茶凉水,尽管凉茶凉水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热,但是性寒,大量饮用会加重体内的湿气。同时,意寒酸水果也不能吃,建议多喝多喝温热的开水。

3、应避免熬夜

熬夜会导致脾胃受损,本身是湿热体质的人,脾胃一旦出现功能下降更加容易将湿热滞留在体内,长此以往会加重体内的湿热,引发身体诸多不适。如果是熬夜的时候又喜欢进食点心甚至是抽烟的话,会使身体遭受更多的伤害。

4、远离潮湿环境

湿热体质的人一定要注意远离潮湿环境,否则很容易加重身体内的湿气。时间长容易出现关节炎、风湿等病症。平时注意防潮去潮。比如天气晴朗时开窗通风,衣物被褥户外晾晒,使用石灰洒在潮湿角落吸水等等。

5、穿着尽量保持宽松

穿着尽量保持宽松,最好选择棉麻质量,透气性好的衣服,这样才有利于汗液蒸发,有效祛除体内湿气。

6、注意保暖

注意保暖,湿遇温则行,遇寒则凝,天气寒冷不利水湿在体内运化,容易伤及脾胃,痰湿体质人群在寒冷天气尤其要注意保暖。

湿热体质的形成原因

1、先天的。

2、嗜烟酒的,经常熬夜的,这种人外形不好看:牙齿黑,舌苔黄腻,满嘴口气,身上味道也大。长期带下色黄,下体异味很大,白带多黄。如果你抽烟喝酒又熬夜,那你注定是个湿热体质。注定你的外形不好看:烟熏火燎的面容,说话像唐老鸭一样,口唇乌,一开口,牙齿是黑的,舌苔黄腻;满嘴的口气,甚至身上的味道也很大。

3、滋补不当。如吃很多银耳燕窝冬虫夏草。乌鸡白凤丸等,这样的滋补不当,滋补过度会促生或者加重这种体质。

4、长期情绪压抑,借酒浇愁。

5、肝炎病毒携带。肝胆是薄弱环节,肝胆疏泄不好,很多发现肝经胆腑等的症状。

6、长期生活在湿热环境下,比如广东。亚健康状态特别多见于湿热体质。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