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python的常见命令注入威胁
2020-11-27 14:29:37 责编:小采
文档

ah!其实没有标题说的那么严重!

不过下面可是我们开发产品初期的一些血淋淋的案例,更多的安全威胁可以看看北北同学的《python hack》PPT,里面提及了不只命令执行的威胁,那些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代码。

千万要记得执行命令的时候,不要信任其他传入数据就行了,既然意识到问题,那么修复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我们的系统中,多处出现问题然后修修补补是不靠谱的,那么我们需要一个通用的安全执行接口,这个接口过后更新进来。

此外,我们在开发新功能的时候,也要掌握安全编程的规范技巧,这些技巧不局限在命令执行安全。

总结了一下,就是一下几点要素啦:

•命令执行的字符串不要去拼接输入的参数,非要拼接的话,要对输入参数进行白名单过滤
•对传入的参数一定要做类型校验,例如知道是数字型的,就int测试一下,会安全许多
•对于拼接串,也要严格一些,例如int类型参数的拼接,对于参数要用%d,不要%s。
•使用subprocess来传入多个参数,就可以防止命令行注入

拿我们曾经的代码(当时是最新版=,=时过境迁了)存在的bug来做教程:

示例1(变量没过滤):

a.py

site变量其实是个url格式的串,未经过滤。由于老版本中site格式没有出现问题,新版本支持url格式,就可以传入各种符号了。

代码如下:


cmd = 'python /a.py --task_id=%s --site=%s -b' % (taski, site)

示例2(不牢靠的过滤):

util/update.py

downloadFile函数尽管对fileName使用了过滤,但绕过的方法很多。

linux下面的命令分隔方法非常多,黑名单法是不牢靠的。

代码如下:


fileName = downloadInfo[0]
fileName = fileName.replace(';','').replace('&','') #过滤文件名
localMd5 = os.popen('md5sum %s%s' %(path,fileName)).read()

修复的方法就是对fileName进行白名单格式检查,比如,只允许出现字符数字以及.。

示例3(不安全的格式化字符串):

b.py

target是个url格式的串,未经过滤。并且还有潜在威胁,deep使用了%s,其实它必须是个int,使用%d才对,假如以后有机会感染deep变量,那就xxoo了。

代码如下:


cmd = 'python b.py --task_id "%s" -s %s --deep %s --check_level %s -b' %(taski,target,deep,check_level)

示例4(无法利用的命令注入):

c.py

site_report函数,tid参数未经格式化,目前无法利用是因为有一个查询数据库的语句:

get_object_or_404(Task, get_domain_query(request), id=tid)#这里会让带了特殊符号的tid查不到记录,所以变为404,暂时保护了位于下文的cmd拼接。

一旦该语句变更,就会导致新的命令注入漏洞

cmd = 'sh /opt/report %s >/tmp/export_report.log 2>&1' % tid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