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趁班的基础意思
2023-07-15 09:23:22 责编:小OO
文档


趁班的基础解释是:亦作/'趂班/'。旧指上朝﹑赴朝。

趁班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趁班详细内容】

1.亦作'趂班'。2.旧指上朝﹑赴朝。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趂班”。旧指上朝、赴朝。宋杨万里有《送赵判官端国趂班改秩》诗。引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石资政好谐謔,士大夫能道其语者甚多。尝因入朝,遇荆王迎授东华门,不得入,遂自左掖门入。有一朝士,好事语言,问石云:‘何为自左掖门入?’石方趁班,且走且答曰:‘祇为大王迎授。’闻者无不大笑。”

三、综合释义

亦作“趂班”。旧指上朝、赴朝。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石资政好谐謔,士大夫能道其语者甚多。尝因入朝,遇荆王迎授东华门,不得入,遂自左掖门入。有一朝士,好事语言,问石云:‘何为自左掖门入?’石方趁班,且走且答曰:‘祇为大王迎授。’闻者无不大笑。”宋杨万里有《送赵判官端国趂班改秩》诗。

四、汉语大词典

亦作“趁班”。旧指上朝、赴朝。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石资政好谐谑,士大夫能道其语者甚多。尝因入朝,遇荆王迎授东华门,不得入,遂自左掖门入。有一朝士,好事语言,问石云:‘何为自左掖门入?’石方趁班,且走且答曰:‘祇为大王迎授。’闻者无不大笑。”宋杨万里有《送赵判官端国趁班改秩》诗。

五、关于趁班的诗词

<<《摸鱼儿(送窦制干赴漕趁班)》>>  

六、关于趁班的诗句

每到衙时似趁班  每到衙时似趁班  梅开东阁趁班春  梅开东阁趁班春  竹符来及趁班春  天上仪邻懒趁班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趁班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