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骨髓炎怎么治疗最有效
2023-07-15 08:27:51 责编:小OO
文档


骨髓病变主要是指骨髓炎性、化脓性病变,包括急性骨髓炎与慢性骨髓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又称附骨痈,是骨与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好发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尢以胫骨为最多,股骨、肱骨、桡骨、尺骨、跖骨、指(趾)骨次之,脊柱亦偶有发生。其病因是由致病菌侵入人体引起骨组织(包括骨髓、骨皮质和骨膜)的化脓性炎症。如细菌自人体其他处病灶经血流传播到骨骼(称血原性骨髓炎);或开放性骨折继发感染以及附近感染病灶直接蔓延。一般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畏寒、高热、脉速、纳差、血常规增高等);患肢剧痛,干骺端明显压痛,皮温升高;邻近关节主动活动障碍,而被动活动尚可。骨膜下脓肿形成后,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X线检查:起病2周内摄片一般无异常改变,2~3周后可逐渐出现骨质吸收,呈虫蛀样破坏、骨膜增生肥厚、骺端模糊等,之后可出现死骨和骨壳。急性骨髓炎症消退后若留有死骨、窦道或死腔时即成为慢性骨髓炎,多为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所致。极少数病例无明显的急性发作史,部分患者可发现有小死骨自窦道排出,病变肢体增粗、变硬或出现畸形;皮肤色素沉着,薄而缺乏弹性,易形成溃疡;病程长者可呈现消瘦、贫血等慢性衰竭状。

一般性骨髓炎

【必备秘方】

1.紫花地丁120克,金银花、蒲公英、半边莲、重楼、生地黄各30克,野菊花20克,当归、赤芍各12克,黄连、栀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服。热甚者,加生石膏、大青叶、白花蛇舌草各30克,知母10克;口渴者,加天花粉30克;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后下);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化脓者,加黄芪30克,炮穿山甲15克,皂角刺10克。主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苍术(米泔水浸3宿,洗净、晒干,入花椒21粒、葱白7根煮至黑油出,洗净、焙干)200克,补骨脂(炒),川楝子(锉,炒),茯苓,八角茴香(炒),小茴香,白芷,桃仁(去皮、尖,炒)各10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温酒、盐汤送服,每次50丸。主治化脓性骨髓炎。

3.当归、生乳香、生没药、血竭、象牙粉各30克,红花15克,全蝎10克,大蜈蚣10条,大龟甲3个(炙黄)。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开水送服,每次1丸(小儿酌减),每日2次。发于上肢者,饭后服;发于下肢者,饭前服。主治化脓性骨髓炎。

4.败酱草、桃仁各60克,大黄30克(锉炒)。共研粗末,先取皂角刺30克(锉碎)加水2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入药末9克及芒硝3克,同煎至120毫升,去渣,空腹温服。主治化脓性骨髓炎。

5.生黄芪30克,生地黄、黄柏各15克,羌活1.5克,当归、土瓜根(酒炙)、柴胡、连翘各10克,肉桂3克。共锉碎,以酒、水各1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空腹热服。主治化脓性骨髓炎。

【名医指导】

1.注意休息,不可疲劳过度。

2.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3.治疗期间切不可滥用或长期使用激素类化学药物,防止骨质的硬化,骨髓腔的硬化及阻塞,造成骨细胞正常代谢功能障碍,甚至引起骨坏死。

4.注意营养清淡饮食,忌食荤油肥腻、少食辛辣食物。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