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芒果硬的好还是软的好 芒果硬的可以吃吗
2023-07-15 09:01:18 责编:小OO
文档


一般熟透了的芒果都是呈现鲜黄色,捏起来肉质很酥软,这时候吃起来是最甜最营养的。其实,我们去超市买芒果时,常见到有点硬的芒果,那么芒果硬的可以吃吗?

芒果硬的可以吃吗:

可以。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成熟的芒果,捏着是软的,就可以直接食用。而青芒果是属于还没成熟的、硬的,直接食用的话,味道会比较苦涩,没有那么美味可口,正常情况下也没有人直接食用青芒果,如果说要变得更加美味的话,那么是要进行一定的加工,口味也可以自己调制。

芒果硬的好还是软的好:

如果买回家直接使用,可以挑一些软的,口感比较好。如果需要放几天再食用,可以挑一些硬的,容易保存。

挑选芒果:

1、看果形:因为芒果的核相对较大,所以在挑选芒果时要尽量挑选核小的芒果,以便吃到更多的果肉。从果形上可以判断出果核的大小,一般说来,果形偏长的芒果,核较细小,而果形短粗的芒果,核较粗大。

2、看果皮:芒果以皮色黄橙均匀、表皮光滑、果蒂周围无黑点、触摸时感觉坚实而有肉质感为佳。如果皮色青绿、表皮发涩、或是表皮及果蒂周围有黑点,为未成熟芒果或已熟透的芒果。

3、看果蒂:购买时可用手摁果蒂部位,如果感觉较硬实、富有弹性,为成熟的芒果;而果蒂部位过硬或过软都说明质量不佳。

4、看果肉:将芒果切开,如果发现果核是硬的,果肉是黄色,则说明果实已经成熟;如果核仍然是软的,而果肉呈现白色,说明果实尚未成熟。

5、试沉浮:鉴别芒果还可以采用放入水中试沉浮的方法。如果芒果放入水中后,呈下沉或半下沉状态,说明芒果已经成熟;而如果芒果是浮在表面的,则说明芒果尚未成熟。

6、识别催熟的芒果:自然成熟的芒果,颜色不十分均匀;而催熟的芒果只有小头尖处果皮翠绿,其它部位果皮均发黄。自然成熟的芒果,大多在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催熟的芒果味淡或有异味。自然成熟的芒果有硬度、有弹性;催熟的芒果整体较软。

什么人不能吃芒果:

1、哮喘患者应慎食芒果,亦应遵照医嘱食用。其实,不止中医有此嘱咐,西医也有将芒果列入哮喘忌口清单。根据个人经验,即使本身没有敏感者,一口气吃数个芒果也会实时有失声之感。

2、由于芒果含糖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应忌食。

3、虚寒咳嗽(喉痒痰白)者应避免进食,以免令喉头痒。芒果里含有刺激性物质,部分人食用会引发过敏,有咳嗽的患者食用芒果,也可能会引发咳嗽或使病情加重。

4、芒果叶和芒果汁会引起过敏体质人的皮炎,故过敏体质人应注意。如果是每次吃芒果都仅仅是嘴唇肿一点,长点红疹子,且症状很快消退就可以再吃。如果一吃芒果过敏症状就很明显,并发展成全身性过敏,就应赶紧去医院,以后要坚决告别芒果。

5、芒果带湿毒,患有皮肤病或肿瘤者,应避免进食。体质带湿者再进食湿毒食物如芒果,可能会令情况恶化。皮肤病如湿疹、疮疡流脓,妇科病如白带,内科病如水肿、脚气等,中医上都称之为湿。

6、肾炎患者,对橡胶、腰果、常春藤、桦树花粉、芹菜、胡萝卜、香蕉、菠萝、木瓜等过敏者,应慎食芒果。多吃芒果会引起过敏,严重的可能会损害肾脏。

芒果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芒果和酒不能同食。芒果和酒都是辛辣的食物,多吃对人的肾脏有害。

2、芒果与海鲜不能同吃。两者同时吃不容易消化,而且芒果与海鲜两者都是易过敏的食物,如果同食的话,容易过敏。

3、芒果与大蒜等辛物同食不能同食,多吃对人的肾脏有害。辛辣食物除了大蒜之外,还有我们常吃的葱、韭菜、生姜、酒、辣椒、花椒、胡椒、桂皮、八角、小茴香等味比较冲的食物。

4、芒果和菠萝不能同食。这两种水果一同食用容易引发过敏,因为芒果、菠萝本身含有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反应的化学成分,他们对皮肤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引发口唇红肿,又痒又痛,重者还会出现水疱和糜烂。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