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劝百讽一的国语辞典 劝百讽一的国语辞典是什么
2023-07-15 09:13:25 责编:小OO
文档


劝百讽一的国语辞典是:司马相如作赋讽谏汉武帝,但过于讲究文章的辞汇,雕琢铺陈,结果适得其反。语本《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赞曰》:「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指文章意在讽戒,却因过于铺陈修饰,则而适得其反。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劝百讽一[quànbǎifèngyī]⒈司马相如作赋讽谏汉武帝,但过于讲究文章的辞汇,雕琢铺陈,结果适得其反。语本指文章意在讽戒,却因过于铺陈修饰,则而适得其反。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引《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下·赞曰》:「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成语解释劝百讽一。

劝百讽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劝百讽一详细内容】

⒈言相如之赋虽意在讽谏,但终因奢靡之辞多而掩其意。后以“劝百讽一”指文章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引《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颜师古注:“奢靡之辞多,而节俭之言少也。”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寓譎諫於詼谐,发忠爱于馨艷,其移人之深,视庄言危论,往往有过,殆未可以劝百讽一而轻薄之也。”

二、网友释义

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出自扬雄《法言》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三、汉语大词典

《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颜师古注:“奢靡之辞多,而节俭之言少也。”言相如之赋虽意在讽谏,但终因奢靡之辞多而掩其意。后以“劝百讽一”指文章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寓谲谏于诙谐,发忠爱于馨艳,其移人之深,视庄言危论,往往有过,殆未可以劝百讽一而轻薄之也。”

四、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五、关于劝百讽一的词语

劝百讽一  讽一劝百  讽讽  隐隐讽讽  讽劝  劝讽  

六、关于劝百讽一的造句

1、放荡不羁放浪形骸落拓不羁劝百讽一任达不拘随心所欲陶陶兀兀。

2、他们可能也有讽谏,那也是劝百讽一、似贬实褒的劝导。

3、更有好事者,搬出汪峰、苗圃、谢霆锋等人的绯闻来掺和,好像是揶揄娱乐圈太乱,实际上起的是“劝百讽一”的效果,乱人心智。

4、后来有人以为此理亘古不变,以致写文章,哪怕是千字文,也要体现这九与一之比,劝百讽一,弄得杂文难写,不少人还因此罹祸。

5、于和气融融、喜气洋洋中对朋友劝百讽一,应该成为拜年短信的目的之一。

6、汉赋“劝百讽一”现象,反映了文艺理论建设落后于创作实践的窘困。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劝百讽一的详细信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