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python回调函数和回调方法的实现分析
2020-11-27 14:35:41 责编:小采
文档


回调与事件驱动
回调函数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它在是事件驱动的体现
我们试想一个场景,如果我们触发了某个事件,比如点击事件
那么只要给这个点击事件绑定一个或多个处理事件,也就是回调函数
我们就可以在点击事件被触发后(结束后)调用相应的方法来处理后事
比如

普通回调

#在函数中使用回调
def click(callback):
 eval(callback)() #eval()可以讲字符串解析成可以执行的代码

def handle:
 print '在点击事件结束后调用该函数,进行处理,比如弹出框alert()'

if(__name__ == '__main__'):
 fun1('fun2')

上面那个场景很显然是模拟我们日常使用浏览器是的一个场景:
当我们点击某个按钮是,可能会弹出一个警告框或者确认框,这可以理解为
点击事件触发后, 调用了这个处理函数,这个函数的功能就是弹出一个警告框或者确认框
从事件驱动来讲: 点击事件的发送驱动这handle处理程序的触发
恩,这样会不会比较清晰?

类中使用回调
因为python从一开始就是面向对象的定位,所以作为python 程序员, 可能会面对如下的场景:
我们创建一个实例, 我们传入数据给这个实例,最后得到我们我们想要的结果,比如我们传给
一个名为 getCsdnTitle的对象一个url(一篇csdn博客的url),我们希望最后得到这篇文章的文字内容,
我们是不是首先地通过http请求获取该url 对应的html内容,给这个方法命名为fetch_url()
然后我们需要对html进行处理,比如过滤,正则匹配,字符串处理,得到我们想要的文字内容,给这个方法命名为
get_content()
这样这个对象内部就需要经过fetch_url 和 get_content 两个方法来得到最后我们需要的结果,而且两者是有明显的
顺序区别的,我们可以理解为调用完fetch_url 后回调 get_content 方法,大家可能会说,这是不是麻烦了很多,
其实,大家要知道,实际开发中这条执行链是可能会很长的,通过回调,我们就可以指定在某个步骤执行完后我们要进行怎么样的
操作,这样逻辑上和理解上都会很有效率

下面举个小例子演示下在类中实现回调的方法

#在类中使用回调方法

#在函数中使用回调
def click(callback):
 eval(callback)() #eval()可以讲字符串解析成可以执行的代码

def handle:
 print '在点击事件结束后调用该函数,进行处理,比如弹出框alert()'

if(__name__ == '__main__'):
 fun1('fun2')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